文档详情

10.论语十则课件.ppt

发布:2017-05-26约3.32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孔子画像及简介 关于《论语》 生字的音与形 论语?? 说???? 愠???? 罔??? 殆????? 诲人不倦?? 女??? 知??? ?哉 第一则学而时习之[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做人的道理] 第二则吾日三省吾身[人的品德修养] 1、2则译文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 办事是不是忠实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 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第三则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 第四则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方法] 3、4则译文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 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这一点当老 师了。”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重点字词:“女”通“汝” “知”通“智”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求知的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啊!”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学习目标:1.理解各则语录; 2.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学习重点:读懂《论语》十则,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 学习难点:读懂《论语》十则,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 世师表”、“千古圣人”,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 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 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 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 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 天下”。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 居住地 孔府一角 二堂内景 三堂内景 后堂楼内景 圣府大门 dài huì juàn zhì zāi lún yuè yùn wǎng “悦”的古字,愉快 同“汝”,代词,你。 “是知也”,通“智”。 rú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按时 通“悦”,愉快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但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第一则学而时习之[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做人的道理]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虚词“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 顺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 下来的。 转接,指由“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上的转折。 例: 。 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