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几点体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几点体会
耿洁馨
摘要:针对学困生数量增多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低起点,多层次”的分层教学,将自己心得付诸笔端,与同仁交流。
关键词:分层教学;素质教育;低起点;多层次
作者简介:耿洁馨,任教于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学。
随着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普通中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因为学生数学基础有差异,带来了学困生数量增多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还按应试教育的思想,抓中等生,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考试检测等环节基本都是一刀切,按中等程度施教,其结果是优生感到不够学,太简单,后进生却越听越糊涂,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始终是其他学生的“陪读”。
面对这种现状,结合我们普通中学的招生情况,笔者非常赞同学校提出的“保底教学”方略,即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使他们的数学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要让学困生学有所得,学有进步,树立信心,即在教学中要实施分层教学。而要实施分层教学,笔者认为就是要在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做到“低起点,多层次”。
所谓“低起点”,即在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适当放低教学过程的起点,是每个学从一开始都能进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所谓“多层次”,就是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对知识认知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本节课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这些小问题的设置要由低到高,梯度要小,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完成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同时又使基础较好的学生能上到可能高的层次,超越基本目标。
具体做法是在教学结构的每个环节如备课、讲课、提纲设计、作业布置及课外辅导,都按不同要求区别对待。力求所有学生各有所学,日有所进。
下面笔者以二次函数的复习课为例,进行课堂设计,具体说明笔者对分层教学的理解。
课题:二次函数的复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巩固由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并画出抛物线,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过程与方法:经历复习二次函数基本知识的过程,了解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情感与态度:通过复习,使每位学生对二次函数的认知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难点: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起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四、预习
1.阅读并思考二次函数中的回顾与思考。
2.阅读p51页--p78页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复习二次函数及抛物线的有关概念
(1)定义:y=ax2+bx+c(a. b.c均为常数且ane;0)
设问:运用这个表达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需要几个条件?(由后进生回答)
(2)二次函数y=ax2+bx+c还可写成y=a(x-h)2+k的形式。
设问:此表达式如何确定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开口方向?运用这个表达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需要几个条件?(由后进生回答)
(3)抛物线y=ax2+bx+c(a.b.c均为常数且ane;0)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分别是什么?(中等生回答。)你是怎么推理的?(优生回答、板演)
y=ax2+bx+crarr;配方得到y=a(x+)2+
(4)抛物线y=ax2+bx+c还可写成y=a(x-x1)(x-x2)的形式,其中x1 x2分别表示什么?运用这个表达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需要几个条件?(优生回答)
点评:师生共同归纳二次函数的各种表达式,为下面的例与练打下基础,对学困生更是很有必要。
2.例与练
(1)(投影给出)通过配方,写出二次函数y=x2-4x-5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再描点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a.x=-1、0、1、2时y的值各是多少?(由后进生回答)
b.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怎样变化?
c.方程x2-4x-5=0解是什么?
d.x取何值时函数值小于零?x取何值时函数值大于零?
e.该抛物线有最高点还是最低点?请写出这个点的坐标。
说明:⑵-⑸题是本节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对学困生不必做过多的要求,解题时主抓中等以上的学生。
(2)由下列条件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a.抛物线过(-2,0)、(0,-1)、(0.5,0)。
解法1:设成一般式,代入解三元方程组;
解法2:教师提出,还有没有另外方法解?巡视优生解题情况后反馈提问:抛物线与x轴有几个交点?应考虑哪一个表达式求解更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