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亚最早的牙璋-CUHK.PDF

发布:2018-04-01约1.8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亚最早的牙璋—山东龙山式牙璋初论    邓聪 (香港中文大学)  栾丰实、王强 (山东大学)      一、前言 二、山东各地出土牙璋概况 三、山东牙璋技术结构 四、山东早、晚期牙璋技术变化 五、余论         一、前言  东亚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阶段,流行一种极为重要的玉礼 器,学术界曾将之称为牙璋、玉璋或者刀形端刃器等。其中目前最常用,仍以 牙璋的命名为多,从其体积之巨大、形制之精巧、流传跨度之久远、分布范围 之袤广,可说是中国史前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三代以后,牙璋被誉为“夏王 朝核心的礼器” ,延續到商代影响更远及东南亚中南半岛的红河流域。  近年有关牙璋的起源、牙璋的特征、使用方式 、制作工艺、流传途径等一 系列问题,学界的研究碩果累累。然而,對牙璋起源方面,就有山东i 、陕北 ii 、中原iii等不同的意见,众说纷纭。本文旨在對 山东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的七 件牙璋,進行技术结构分析,初步讨论牙璋的技术的变化。從山东史前牙璋技 術特征的识别,尝试对山东龍山式牙璋重新的界定。 由于山东龙山式牙璋分布,已从黄河中下游跨长江、珠江以至越南北部。 本文从东亚角度对山东式牙璋的分布,初步分析。我们認為新石器时代晚期, 山东是东亚地区牙璋最早的起源地。今後在牙璋年代上限的探索,尚有待更多 考古学的发现。目前就牙璋的技术特征分析,据牙璋本身如何研究方法上的探 索,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也可以说是此方面一次初步尝试。  有关牙璋论述,不同时期的牙璋,形态上明显有很大的变化。这里尝试以 山东海阳司马台玉牙璋为标式的标本,本文中对龙山式牙璋各部位敘述,均以 此为根据。(图一)牙璋从由上而下,分本体、扉牙和柄部三部份,端刃依歧尖 的高低,分为长短尖,偏刃的一方,可以作牙璋正面,扉牙以下为柄部,大部 分有柄孔。扉牙按其特征不同,分为连齿式、单齿式两大类,再按特征變化细 分。牙璋各部位描述和测量,均以标式标本所示方式为參考。本文中山东牙璋 各种测量数据,是按照片上的標尺测定。    图一 山东海阳司马台牙璋部位及测量模式    二、山东各地出土牙璋概况  山东地区从四处遗址出土共八件牙璋,简略发现经过和年代推定如下(图 二)。    图二 山东龙山式牙璋出土遗址  iv (一)沂南罗圈峪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