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法律基础(二).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章工程建设法律基础(二)
第三节 工程建设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学习目标:
了解工程建设活动涉及的基本民事制度,训练基本的民法思维。
重点内容: 1、法人制度
2、代理制度
3、诉讼时效制度
4、物权制度
5、债权制度
一、法人制度
1、法人的概念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特征第一,法人是依法成立的一种社会组织。
这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最大区别。
第二,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或者经费。
第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法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
法人的人格独立于其成员人格。
3、法定代表人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依照法律或法人的组织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 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北京分行( )。
具有法人资格
属于非法人组织
属于工商银行总行的子公司
属于财团法人
公司法人属于( )。
社会团体法人
机关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
企业法人
律师协会属于( )。
营利法人
公司法人
财团法人
社会团体法人
2006年12月,万海昌、邢智宾两人合资开办了一家网络技术服务公司,其中万海昌出资12万元,邢智宾向朋友齐明礼借款8万元,作为自己的出资。公司向工商局办理了注册登记。 由于经营不善,2008年1月,该公司资产只剩下5万元,而负债却高达15万元,其中向个体户蔡锦借款5万元,向某电脑公司购买电脑欠货款10万元,网络公司因此宣告破产。
此后,齐明礼、蔡锦和电脑公司都找到万海昌、邢智宾两人,要求他们清偿欠款,万海昌、邢智宾不同意。
问: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二、代理制度
1、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或自己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或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
被代理人
代理人
第三人
基础法律关系
代理关系
结果归属关系
代理关系示意图
2、代理的特征
第一,代理人以为意思表示为职能。
代理不同于信使
第二,代理人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或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
第三,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或经由间接代理人归属于被代理人。
3、代理的种类
委托代理
法定代理
指定代理
课堂练习
父母作为监护人代理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属于( )
A法定代理 B指定代理 C约定代理 D委托代理
4 、代理权的行使
代理权行使的要求:
亲自行使代理权
谨慎、勤勉、忠实
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使
代理权行使的限制:
自己代理
双方代理
恶意串通
课堂练习
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权益的,由【 】。
A、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B、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C、被代理人、代理人及第三人共同承担责任
D、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进行代理活动属于( )
A非法代理 B表见代理 C无权代理 D越权代理
5、代理的终止
委托代理的终止
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的终止
三、时效制度
1、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时间而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
有理为何输了关司?
某建筑构件厂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了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为该建筑公司施工的某一工程供应混凝土。合同约定“先供货后付款,全部货款在供完货后、双方作出结算之日起一个月内一次性付清”。供货完毕后,双方于2004年6月30日作出结算,货款总金额为156000元。按合同约定,建筑公司一方应当于2004年7月30日之前一次性付清全部货款,但是,建筑公司一方并未按时付款。构件厂一方也没有立即起诉,而是安排了当初联系此笔业务的业务员王某负责向该建筑公司追款。此后,王某几乎每个月都要到该建筑公司去催款一次,建筑公司每次都口头承诺尽快付款,但一直未付。就这样,一直拖到了2006年11月,此笔货款还是分文未付。于是,构件厂一方起诉至法院。
在开庭审理时,被告提出答辩:按合同约定,应当在2004年7月30日前付清全部货款,原告现在才起诉,已经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原告提出:业务员王某一直在找对方追款,对方也曾多次承诺付款,所以没有超过诉讼时效。但是,被告对王某曾多次催款的事实矢口否认,并且提出:自2004年6月30日作出结算之后,原告方从未有人找其催要过货款,原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找过被告催款,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被告方曾经承诺过要付款。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双方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被告欠款156000元的事实清楚,但是,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