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在职教育管理硕士(毕业论文答辩PPT).ppt

发布:2017-08-27约1.3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德问题行为转化策略研究 ——以威海艺术学校为例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指导教师:娄立志教授 陈 述 人:原新国 一、研究的选题及框架 研究的选题基于: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德问题行为 ◆ 问题的提出 ◆ 现状 ◆ 形成原因分析 ◆ 转化策略 二、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三个工作: ◆ 通过调查研究,找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德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学校、家庭、社会、学业不良等; ◆结合威海艺术学校的教育实践,探索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德问题行为转化策略——主要从学校(落实常规制度 、师生及家庭相互交流 、整体教育制约 、开放与共建并举 等)和教师两个层面探究(爱心感化 、适时培养、情绪疏导、家校合力、同伴影响等) 三、研究的不足 ◆理论的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 ◆调查深度有待深入,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力度需要加大。 …… 致 谢 谨向我的导师娄立志教授和张夫伟副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和各位委员以及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给予我帮助和关心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 论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章,也就是引言部分,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德问题行为。并对问题学生行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制定了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德问题行为现状 2.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生活方面的品德问题行为及表现 2.1.1社会公德方面 2.1.2 在校行为方面 2.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品德问题行为及表现 2.2.1渴望人际交往,但能力一般 2.2.2交往不持久,问题较多 2.2.3异性交往困惑 2.2.4社会实践能力较低 2.2.5交往目的不明,滥消费现象明显 2.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网络约束方面的品德问题行为及表现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德问题行为形成原因分析 3.1.学校生活中的不良影响 3.1.1学生自身原因 3.1.2学校方面原因 3.2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 3.3 社会道德环境的不良影响 3.4 学业不良造成的挫折感过强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德问题行为转化策略 4.1 品德问题行为转化的基本原则 4.1.1 转化的前提是“认识”学生 4.1.2要读懂“问题生”的心 4.1.3贵在坚持到底 4.1.4爱得适度,严得得体 4.2 品德问题行为转化的具体策略 4.2.1学校方面的努力 4.2.1.1落实两项常规制度 4.2.1.2建立师生家庭之间相互交流的纽带 4.2.1.3整体教育制约法 4.2.1.4开放与共建并举 4.2.2教师方面的努力 4.2.2.1爱心感化法 4.2.2.2适时培养法 4.2.2.3 情绪疏导法 4.2.2.4家校合力法 4.2.2.5同伴影响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