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模式与体制.ppt

发布:2019-06-05约9.27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1 1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 铜陵学院 公共管理系 李长源 2 课程中文名称: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拼音:GongGongShiYeGuanLiGaiLun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学分数: 课程学时数:68 授课对象:公共管理相关专业本科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 铜陵学院 公共管理系 李长源 3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第三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与体制 第四章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组织 第五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方式与方法 * 铜陵学院 公共管理系 李长源 4 目录 第六章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与伦理 第七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过程 第八章 公共事业法律制度 第九章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上) 第十章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概述(下) * 5 铜陵学院 公共管理系 李长源 第三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与体制 学习要点: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内涵和实质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 ·当代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 ·当代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当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层次与体制 * 铜陵学院 公共管理系 李长源 6 一、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就是在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过程中,承担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组合方式。 第一节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概念、演变与决定因素 * 铜陵学院 公共管理系 李长源 7 二、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保护模式 时 间: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时期(17-18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 基本特点: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统筹,但其职能是极有限的,有限的公共事业产品基 本上由社会自行提供,市场不介入这一领域。 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也因此,它通常被视为由于工业革命和随后的资本主义体制而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亚当.斯密 * 铜陵学院 公共管理系 李长源 8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干预模式 时间: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60年代前后达到高峰 。 基本特点:政府依靠庞大的官僚组织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并垄断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市场对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是间接而非直接的,社会的力量的参与是极为有限的。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作用,政府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 铜陵学院 公共管理系 李长源 9 ( 三)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模式 时 间: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对公共事业管理干预模式改革的产物。 基本特点:在政府的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负责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分权,政府不再垄断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市场和社会对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的参与是直接而非间接的。 英国:私有化 美国:民营化 中国:市场化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代表人物。 研究选民、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官员们的行为,假设他们都是出于私利而采取行动的个人,以此研究他们在民主体制或其它类似的社会体制下进行的互动。 * 10 铜陵学院 公共管理系 李长源 三、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实质及其决定因素 (一)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实质 是指在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存在或可供选择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或说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分工方式。 * 铜陵学院 公共管理系 李长源 11 (二)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 1、公共需求 一个社会的公共事业管理模式,是随着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公众公共消费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公共需求是决定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发展演变的根本因素。 2、主体意识 这里的主体意识,主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中的核心是一定的主体对公共事业管理相关问题的认识能力。 * 铜陵学院 公共管理系 李长源 12 3、政府能力 在可能涉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主体中,作为社会中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的组织,政府能力无疑具有决定性的地位。所谓政府能力,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