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末核心指数指数效应-中证指数有限公司.PDF

发布:2018-03-31约3.91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 年末核心指数指数效应 摘要: 历史数据显示,沪深300 指数价格指数效应主要体现在公告日至实施日事件 窗口,若不考虑个别特殊市场环境下对指数效应的扭曲,则调入样本的历史平均 效应为 3.05%,调出样本的历史平均效应为-2.71% 。本次指数效应主要集中在 实施前五日,在此区间内,沪深 300 指数调入超额收益为 1.59%,调出超额收 益为-1.66%,略低于历史水平。另外,在成交量指数效应方面,各主要指数的 调入调出效应基本与价格效应的显著性事件窗口相一致,且调出样本的超额成交 量更高。从指数产品的调仓行为来看,调出样本由于流动性较差可能占据了更多 的调仓时间,指数基金跟踪误差显著扩大的时间跨度从实施前五日开始至实施后 五日内结束。综上所述,本期指数效应的特点在于幅度小,时间晚,调出效应略 大于调入效应;原因可能是:一、指数产品规模相对减少,且指数产品调仓行为 比较分散,对市场影响有限;二、实施日市场下跌幅度较大,可能使得部分股票 的调仓时间被推迟;三、调出样本的流动性更差,卖出这些股票需要更多时间, 对个股影响更大。 从本次沪深300 、上证180 等核心指数的新进样本来看,以信息技术股票为 代表的成长股仍然是调入样本的主力,;从调出样本来看,以电力、钢铁股票为 代表的传统行业股票也延续着被调出的趋势。可见,本次核心指数样本调整充分 反映了正在不断推进国民经济结构改革。从近三年来核心指数调整来看,在积极 推进国民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行业异军突起是沪 深300 指数主要生力军,而以煤炭和有色金属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却成为主要调出 样本。另外在牛市巨量成交的市场环境下,券商股成为仅次信息技术行业的调入 样本。总体而言,核心指数的历次调样表层上是依据客观数据、遵循科学规则的 结果,而背后却是国民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衍变的无形之手。 目录 一、指数效应微观分析 4 (一)指数效应历史水平分析4 (二)2016 年年中指数效应水平7 (三)调仓规模对指数效应的影响分析9 (四)指数效应背后的调仓行为分析11 (五)自由流通量调整指数效应分析13 二、指数调样反映了国民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衍变 16 三、结论 19 所谓的指数效应,也称为指数调样效应,一般而言是指当指数成份股调整时, 加入或剔除股票常伴有价格或成交量异常的现象。指数效应的产生通常与追踪指 数的资产规模以及基金管理人的行为金融有密切关系。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指 数调样时,样本仓位的调整对相应样本的价格和成交量冲击是指数效应产生的最 直接原因,而指数效应通常也会在市场最具代表性、追踪资产最多的指数上表现 得更加显著。本报告在2016 年年末指数效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先前多次的研 究,对纵向指数效应的变化以及长期指数效应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2016 年下半年,A 股为震荡上涨走势,至12 月有一定回落,总体上单日振 幅收窄极少出现2% 以上涨跌幅,市场比上半年更加稳定。上证综指在今年6-12 月共计上涨6.32% ,是自2015 年7 月股灾以来半年度涨跌幅的首度翻红,月度 涨跌幅方面,9 月和 12 月下跌(跌幅:2.62%和4.17% ),其余几个月为上涨, 其中11 月29 日上证综指升至半年内最高点3301.21 点,距离年初熔断前的3500 点上下仍有差距,深圳成指的总体趋势与上证综指相同,但振幅更大,半年线跌 2.47% 。在成交金额方面,与上半年相比单日最大值略有下降,但每日成交额的 离散度更小,日均成交额略有增加,两市相加约在4700 亿元左右。本次调样公 告日为11 月28 日,实施日为12 月12 日。在定期调样实施期间,从12 月2 日 开始市场出现连续下跌,12 月 12 日实施日,沪深 300 单日下跌 2.42% ,收于 3409.18 点。公告日到实施日期间市场基本处于下跌行情,沪深300 指数累计幅 约3.18% 。 在定期调样期间,调入调出样本股价格波动的原因错综复杂,为了更好的体 现定期调整引起的指数效应,剔除调样期间内发生并购重组、资产收购以及其他 对股价造成较大影响的公司事件和行业异动的股票。表1 展示了重要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