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执行方案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学院工作安排,结合机械工程学院实际,为顺利完成2014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
1、领导小组
组 长:李振东
副组长:程艳辉、韩云
成 员:赵成涛、陈茂光、李爱海、刘炳昌、孙全芳、苏建民、王美琴、王伟
梁纪袖、冯军营、于莉、黄长永、赵明启、刘鹏、董斌、刘蕾
职 责:全面安排、部署2014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
2、各专业答辩专家小组及其辅助小组
各专业教研室根据应届毕业生实际,分别成立相应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小组,由教研室主任担任本专业答辩工作小组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成员自行安排。各专业及答辩工作小组组长、秘书名单如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答辩1组组长:孙全芳,秘书:崔锡斋,负责2010级本科1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答辩2组组长:刘炳昌,秘书:张小尊,负责2010级本科2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答辩3组组长:苏建民,秘书:马怀玲,负责2010级本科3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答辩4组组长:梁纪袖,秘书:董斌,负责2010级本科4班。
各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实施本组毕业生论文答辩的全面工作。
副秘书长:张忠奎,负责培训指导各秘书工作,协调安排答辩其他工作
秘书长:赵明启,负责安排学生答辩先关事宜,负责答辩材料收集、上交、保存工作。
答辩场地以及设备保障:李世琛
职责:负责安排、布置答辩会场和准备会场,答辩会场可设在经专门布置的教室、会议室、办公室或实验室内,要求会场正面(讲台)的墙上要悬挂写有“潍坊科技学院机械工程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红色横幅。系里做好答辩现场的拍照留存工作。
3、毕业生答辩资格审查小组
负责人:李爱海
(1)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负责人:李爱海
学生利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检索,答辩前提交加盖相关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或相关资质单位公章的检索报告,文字重复百分比低于30%的论文,方可答辩。高于30%的分别要求整改后答辩或延期答辩,严重者将取消答辩资格。具体安排及要求如下:
a.检测时间安排。
首检时间在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一周进行;学生需上交论文检索报告。复检时间在第一次检测公布结果后,答辩前两天进行。
b.检测结果及要求
文字复制比低于30%的,视为通过检测,但仍需修改后参加答辩。
文字复制比在30%—50%的学生,由院系通知学生本人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修改,修改后的毕业设计(论文)须再次进行复检。复检后的文字复制比降至30%以下者,视为通过检测,可参加答辩;仍未通过者,则取消该生本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继续修改完善并检测,符合条件者至7月份答辩。
文字复制比大于50%的学生,由答辩委员会专家组进行认定,若认定该论文有较严重抄袭行为的,则取消该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该生必须重新撰写,并延期答辩。尚不能构成严重抄袭行为的参照(2)条中文字复制比在30%—50%的情况处理。
申报的参评校级以上优秀论文(设计)将进行二次检测,文字复制比超过30%者,取消其评优资格。
c.说明
使用该系统仅能预防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非正常引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和答辩委员会严格把关。
(2)其他资格审查负责人:李爱海。
负责2014届毕业生的其他答辩资格审查,并根据专业及学生就业情况,将分期分批参加答辩学生名单,分别提供给相应教研室。
二、组织实施
机械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根据毕业生就业完成情况,计划分两次组织实施。
(一)答辩资格审查
毕业生在当次正式答辩时间前两天,完成以下就业类别之一者,可申请本次答辩。并将有关就业证明或其他资格审查材料于正式答辩时间前两天交给李爱海科长,审查通过后方可参加本次答辩。就业类别如下:
1、与企业网上签约;
2、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二)通知学生
符合答辩条件及要求的学生,由李爱海科长及时汇总统计,按专业分别将答辩人员名单提供给各相应专业教研室主任,并由指导老师、辅导员通过网络或其他形式提前予以公布通知。
(三)答辩时间
答辩时间:2014年4月26日、27日(10级本科学生)
(四)答辩地点
初步安排在29号教学楼,具体地点由各专业答辩工作小组确定。
(五)答辩工作安排
1、参加答辩前,学生应根据答辩要求将毕业论文、顶岗实习日志、实习报告交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顶岗实习完成情况,结合企业鉴定成绩对学生顶岗实习给予打分,确定顶岗实习成绩。
3、指导教师认真审阅符合答辩条件学生的毕业论文,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写出评语,给定成绩后,交答辩小组。
4、答辩小组认真审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