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陆源碎屑岩的岩石类型-11.ppt

发布:2017-05-26约4.94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长石砂岩和长石杂砂岩: 1 )颜色:淡黄色、灰绿色、肉红色等 2 )碎屑颗粒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长石,石英含量小于 75% ,长石大于 18.6%,还有少量的岩屑。 3 )碎屑颗粒结构:粒度为中粒和中粗粒,分选性和磨圆度变化较大;一般分选中等,次圆到次棱角状。 4 )填隙物成分和结构:杂基:主要为各种粘土矿物,重结晶形成长石的次生加大边;胶结物:主要为钙质和铁质。 长石砂岩 5 )长石砂岩的形成条件 母岩石含长石丰富的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类,在形成过程中以物理风化为主,须有强烈的侵蚀与快速堆积的条件,埋藏后的蚀变作用要弱。 6 )长石砂岩的成因: 构造长石砂岩:在构造强烈活动的地区,母岩风化的碎屑快速搬运和沉积而成,形成的长石砂岩分选和磨圆都差,杂基含量高,甚至形成长石杂砂岩。 B 气候长石砂岩:在干燥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搬运的碎屑颗粒分选和磨圆都较好,长石表面新鲜,干净,重矿物含量高。 C 基底长石砂岩:位于花岗岩或花岗片麻岩的侵蚀面上,由长期的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 3 、岩屑砂岩和岩屑杂砂岩: 1 )颜色:灰色、灰绿色、灰黑色; 2 )颗粒成分:以岩屑和石英为主,少量的长石和黑云母;石英含量小于 75% ,岩屑含量一般大于 18.75% ,岩屑与长石之比大于 3 ,自然界中岩屑杂砂岩更为常见。 3 )颗粒结构:碎屑颗粒分选磨园都不好; 4 )填隙物成分和结构:杂基为主,成分为粘土;胶结物少,成分为钙质、硅质。 5 )构造:各种层理(粒序层理)、槽模、沟模等 6 )成因: 需要强烈剥蚀、快速堆积的条件。 如:海相的浊积岩、 强烈褶皱的侵蚀区附近的山前或山间盆地中。 陆相沉积环境中山麓冲积、洪积环境的沉积物等。 四、砂岩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1 、研究意义: 砂岩本身就是一种矿产资源,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可用于地层对比、分析母岩性质、推测来源区的位置和搬运途径,了解沉积环境的特征、古气候和古地理特征;了解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性等。 2 、研究方法: 野外工作方法:了解砂岩的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特征及产状和空间变化规律,采集室内工作的样品; 室内工作方法:薄片鉴定、重矿物分析、结构分析、化学分析、孔渗的测量、电子显微镜和阴极发光的应用等 第三节细碎屑岩—粉砂岩 定义:粒度在 0.063-0.0039mm(4-8 Φ) 的碎屑颗粒含量 50% 的一种陆源碎屑岩 一、一般特征 1 、成分特征: 石英较多,含较多的云母,粘土矿物及绿泥石,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长石等重矿物含量较多。。 填隙物有粘土杂基、钙质和铁质胶结物。 * 第三章陆源碎屑岩的岩石类型 第一节砾岩 第二节砂岩 第三节粉砂岩 第四节泥岩 第五节陆源碎屑岩的成岩作用 第一节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 一、定义、命名原则: 粒度2mm 的陆源碎屑颗粒组成的沉积岩,据碎屑颗粒的磨圆程度分为砾岩或角砾岩,松散的沉积物称为砾或角砾。 砾级碎屑(直径 2mm )含量大于 30% 者为砾岩类其中:砾级含量 50% ,为砾岩;。 砾级含量在 30 — 50% ,砂泥质砾岩 砾级含量在 5 — 30% ,砾质砂岩或砾质泥岩 砾级含量5% ,含砾砂岩或含砾泥岩 二、成分特征 1 、颗粒成分特征:以岩屑为主,少量的矿物碎屑成分明显受母岩性质控制。不含重矿物,粗碎屑的成分复杂多样。化学成份少见。。 2,填隙物成分:以细碎屑杂基为主,颗粒粒径2mm ,岩屑或矿物矿碎屑都有,化学胶结物少见。 三、结构、构造特征 1 、颗粒结构 碎屑颗粒粗大,分选不好,磨圆可好可差,砾石表面常有一些特殊的痕迹,如冰川擦痕,沙漠漆等 2 、填隙物结构 有细碎屑杂基,也有化学胶结物, 3 、胶结类型:多为基底式胶结,也有孔隙胶结 4 、构造:砾石有定向排列,可推断与水流向常发育大型交错层理和粒序层理。。 野外砾石剖面 四、粗碎屑岩的分类 分类原则:粒度、形状、成因、地理位置等,理想的分类是成因分类但很难做到,常用多级分类 1 、按圆度: 砾岩:圆状或次圆状50% (占碎屑含量) 角砾岩:次棱角状或棱角状50% 砾岩是长期搬运的正常沉积物,而角砾岩的成因则多种:构造作用、火山作用、溶解作用 2 、按砾石的大小 巨砾256mm 粗砾 256-64 中砾 64-4 细砾 4-2 ?当砾石分选差时,可用混积法命名 3 、按成分:单成分砾岩:单一成分大于 75% 复成分砾岩:每种成分小于 50% 4 、按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