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学的物理基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肿瘤放射治疗学的物理基础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三院 概 述 一、放射治疗的概念: 是利用各种放射线对肿瘤及其侵润的组织进行一定剂量照射,从而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一种物理治疗技术。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手术、放疗、化疗) 二、放射治疗原理: 放射线与生物组织作用可产生生物损伤。 不同组织吸收射线剂量不同,所表现出的生物效应有很大差异。 概 述 三、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在城市居民已上升到第一位 恶性肿瘤病人中接受放射治疗的比例:约有70%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8年的统计结果: 4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 外科治疗占22%, 放射治疗占18%, 化学治疗占5% 。 概 述 四、完成放射治疗需要学习的基本物理知识 1.放射源和放射治疗设备 2. X(γ)射线临床剂量学 3.高能电子线剂量学 4.治疗计划的设计 5. 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6.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 7.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 8.放射治疗过程的质量保证 第一章 放射源和放射治疗设备 掌握内容: 放射源的种类、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X 线及电子线治疗模式、CT模拟 熟悉内容: 临床常用放射源的物理特性、远距离 60Co治疗机的临床应用特点、放射治疗 模拟定位机、近距离后装治疗机 了解内容: 深部治疗X射线机、重粒子治疗 作业题 简述放射源的种类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定义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优缺点 现代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特点 CT模拟用于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具有哪些优点 第一节 放射源 一、放射源的种类 临床放射治疗中使用的放射源大致有三类: 1、 放射性同位素发射出的α、β和γ射线 2、X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线 3、各类加速器决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负兀介子及其他重粒子等 二、临床常用放射源及其作用 镭源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其它几种是人工放射性核素。 1.226镭(226 Ra) 目前已不再使用镭源。因镭源有放射比度低,近距离治疗时间长,造价高,易污染等缺点。(半衰期长:1590a和氡气溢出) 2.60钴(60Co) 60Co是放射治疗常用放射性核素,既可以用于肿瘤的远距离放射治疗,也可以用于近距离放射治疗。 钴的半衰期为5.27年,γ的平均能量是1.25MeV 临床常用放射源及其作用 3、137铯(137Cs) 目前主要用于替代镭源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 137Cs半衰期为33年, γ的平均能量是0.52MeV。 4、192铱(192 Ir) 192 Ir 源是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常用放射源 。 γ的平均能量是360keV,半衰期74.5天 临床常用放射源及其作用 5.198金(198Au) 用于体内肿瘤的种植放射治疗。 由于其射线能量低,易于屏蔽,金源曾作为氡源的替代源广泛用于肿瘤的种植放射治疗。 6.125碘(125I) 目前广泛用于永久性种植及插植放射治疗。 其与金源及氡源相比半衰期长(60.2天),易存储且γ射线能量更低,更易于屏蔽。 因此目前碘源已经替代金源和氡源成为肿瘤种植及插植的首选核素。 252Cf源 是目前较好的用于腔内治疗的中子放射源;半衰期为2.65年中子平均能量为2.35MeV,同时也发射γ射线。 临床常用放射源物理特性表 第二节 常用的放射治疗设备 一、深部治疗X射线机 20世纪30年代肿瘤外照射治疗的主要设备。 目前深部治疗X射线机的作用: 治疗表浅肿瘤 如淋巴结转移灶或皮肤癌等。 改善剂量分布 与高能X(γ)射线合并使用,可产生符合临床治疗要求的剂量分布。 一、深部治疗X射线机 深部治疗X射线机的构成: 主要由X射线管、高压发生器、控制台及辅助控制装置和设备构成。其核心部件是X射线管。 X射线管主要组成部分: 阴极(灯丝) 阳极靶面 玻璃密封管(真空) X射线管结构示意图 X射线管的工作条件 ⒈ X射线管的灯丝电流: 由灯丝变压器提供,灯丝变压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