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研模式的创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doc

发布:2018-01-02约3.2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教研模式的创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邢艳红 新疆沙湾县实验幼儿园 832100 摘 要:教研工作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的桥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力途径。我们在教研工作中,立足本园实际,脚踏实地,锐意创新,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以研促教,努力寻求着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 关键词:“教师素质” “幼儿园” 幼儿教师” “创新” 教研工作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的桥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力途径。我们在几年的教研工作中,立足本园实际,脚踏实地,锐意创新,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以研促教,努力寻求着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教研组是幼儿园中的教学基层组织,教研组工作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高低。抓好基层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质量,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研组长要了解教育教学现状,了解教师的思想与困惑,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与教师共同研究,一起参与幼儿园教育改革,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对教研工作的需求,使教研活动安排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指导与服务。教研活动则是一项长期的富有建设性的工作,无论是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方法的运用还是活动环境的创设,都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学习特点,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教研活动也就是紧紧围绕“以儿童发展为本”、“促进每位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去考虑、去开展。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求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活动过程的设计要求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创造性,强调老师与幼儿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一、促进教师成长 说课、上课、评课是教研组主要的教研形式,通常先由执教者上课、说课,然后由组员评课。教研组的活动体现了“为了教育教学而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教师研究的本质和主要特征,对促进教师的成长很有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研组为教师提供了与执教者直接对话、与同行一起观摩教育活动、共同反思教育行为的机会。他们就活动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的采用、教育过程中具体指导策略的运用等开展深入、细致、热烈的讨论。讨论中教师们互相启发、相互切磋、共同分享经验、分享智慧,这是教师主动建构式的学习过程,也是主动发展的过程。因此,教研组能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帮助教师成为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二、加强了班与班的交流,利用共享空间,使教研更多元 各组轮流在各个组员所在班开展活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交流,较好地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也达到了班与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集体教研可以聚焦共性问题,解决教师的主要困惑,但教师日常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零星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如何在集体教研之外探索一些有效的途径来满足教师日常教研的需要,并使之和集体教研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各类实践问题的解决?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我们开始关注教研途径的拓展,并开始想到了借助网络空间来开展一些非正式的教研,从而促使教研途径更多元。 三、开展探究式学习,共享专业经验 教研组是教师学习新理念、分享新经验的合作共同体,使极具个性色彩的教师在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开放对话,分享对《纲要》与《指南》的认识和体会,通过开展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师感受和体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问题式学习中总结交流经验、研讨问题困惑,在互动式学习中共享教育资源、拓展思维空间,在体验式学习中转变角色意识、注重实践操作,促进教师的主动学习和建构。 四、注重行为反思,提升专业技能 根据我们幼儿园常规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程序,我园开展了以下反思: 1.开展教学前的反思。 开展教学前的反思,是课前准备的备课阶段,这时的反思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如对某一活动选题的确定是否符合自己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预测幼儿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能否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针对这些问题,在反思时要抓住自己或他人以前在教学时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而他们是采用哪些方法和策略解决的,效果是如何的,是否可以给自己借鉴,再根据自己及班级的实际特点,针对新问题,可采取什么策略和方法等。总之,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它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能力和教学分析能力。 2.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指课后教师对整个教学行为的过程进行思考性的回忆、总结和评价,它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幼儿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教学后的反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