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考行测暑期每日练周数学运算:对策分析类问题重难点解.doc

发布:2017-04-03约3.6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忧考网携手中公教育独家解析: 2015国考行测暑期每日一练第五周数学运算:对策分析类问题重难点讲解 对策分析类问题在国考行测中属于高难度的题型,不仅涉及知识面广,且解题思路较为繁杂。为了帮助考生解决这一难点,中公教育专家将对策分析类问题按考查方向的不同,分为三类:数据分析、统筹问题、推理问题,逐一进行详细讲解。 一、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类题目通常给出一些限制条件,在这个条件下数据分布有多种不同组合。题目往往是求这些数据组合的极端情况,其本质是讨论数据的离散性。极值一般存在于离散性最差的那种情况。 数据的离散性:(1)常数列(各项相等)离散性最差;(2)若各数不相同,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离散性最差。 【例题1】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 A.10 B.11 C.12 D.13 中公解析:要使分得毕业生人数最多的行政部门人数最少,则其余部门人数尽可能多,即各部门人数尽量接近(可以相等)。从人数最少的选项开始验证,当行政部门有10人时,其余各部门共有65-10=55人,平均每部门人数超过9人,即至少有1个部门人数超过9人,与行政部门人数最多的题干条件不符。若行政部门有11人,其余部门总人数为54人,每个部门可以是9人,满足题意,选B。 【例题2】10个箱子总重100公斤,且重量排在前三位的箱子总重不超过重量排在后三位的箱子总重的1.5倍。问最重的箱子重量最多是多少公斤? A. B. C.20 D.25 中公解析:要使最重的箱子重量尽可能大,其余箱子重量应尽可能小,最极端情况为其余九个箱子重量都相等。设排在后九位的箱子的重量均为x,可知排在第一位的箱子的重量为1.5×3x-2x=2.5x。因此9x+2.5x=100,解得x=,最重的箱子的重量为2.5×=。 综上所述,数据分析类题目的原则可概括为:组间离散性尽可能大,组内离散性尽可能小,优先考察常数列,各项相异则考虑等差数列。 二、统筹问题 统筹问题研究的是怎样安排使总用时最短,或总效率最高。历年国考行测中涉及的统筹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类:黑夜过桥问题、排队问题、任务分配问题、物资集中问题、货物装卸问题。 1.过桥问题 过桥问题一般是多个人或者多个动物需要过河,由于过河时间不同,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最终过河时间最短。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则:(1)尽量让时间相近的两个人一起过桥;(2)让对岸过桥时间最短的人返回。 【例题1】毛毛骑在牛背上过河,他共有甲、乙、丙、丁4头牛,甲过河要20分钟,乙过河要30分钟,丙过河要40分钟,丁过河要50分钟。毛毛每次只能赶2头牛过河,要把4头牛都赶到对岸去,最少要多少分钟? A.190 B.170 C.180 D.160 中公解析:甲乙先过河,甲返回,用时30+20=50分钟。丙丁过河,乙返回,用时50+30=80分钟。甲乙过河,用时30分钟。最少要50+80+30=160分钟。 2.排队问题 在这类问题中,通常有若干人排队做某事,要求合理安排顺序,使这几个人排队等候和完成事情的总时间最少。 【例题2】A、B、C、D四人同时去某单位和总经理洽谈业务,A谈完要18分钟,B谈完要12分钟,C谈完要25分钟,D谈完要6分钟。如果使四人留在这个单位的时间总和最少,那么这个时间是多少分钟? A.91分钟 B.108分钟 C.111分钟 D.121分钟 中公解析:时间越短越靠前,因此谈话顺序为DBAC,停留时间为6×4+12×3+18×2+25=121分钟。 3.任务分配问题 在分配任务时要做到人尽其用,因此让“相对效率”高的人去做他擅长的事才能确保整体效率是最高的。这类问题有诸多变形,分配原则来自对该问题涉及的核心公式的分析。 【例题3】一个产品生产线分为A、B、C三段,每个人每小时分别完成10、5、6件,现在总人数为71人,要使得完成的件数最多,问:71人的安排分别是( )。 A.14∶28∶29 B.15∶31∶25 C.16∶32∶23 D.17∶33∶21 中公解析:从中公的命题分析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工作安排问题,首先要明确工作的目标,其次要弄清任务安排的关键点。 4.物资集中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是:在非闭合的路径上(线形、树形等,不包括环形)有多个“点”,每个点之间通过“路”来连通,每个“点”上有一定的“货物”,要求合理安排把货物集中到一个“点”上,使得所需的运费最少。或者有一定人数,要求合理设置一个站点,使得各“点”上的人到站点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解决问题时,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方向:路两侧物资总重量小的流向总重量大的(本法则只适用于非闭合路径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