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基本准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007年1月 主要内容 一、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简介 二、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概述 三、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解析 四、《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主要 变化 准则发布回放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三楼人大常委会会议厅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准则发布回放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出席发布会并发表讲话;财政部副部长、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楼继伟介绍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有关情况;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刘仲藜介绍了审计准则体系的有关情况。 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委书记李小雪等监管部门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言。他们认为,两大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为进一步强化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准则发布回放 中国银行副行长周载群、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总经理顾仁荣等企业界和中介机构的代表也在会上作了发言。 他们认为,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改进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形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社会公信力。 准则发布回放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戴维?泰迪、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主席格雷厄姆?沃德参加会议并发言。 戴维?泰迪指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使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地位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格雷厄姆?沃德认为,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中国的会计职业界致力于提高透明度和执行高水准的执业准则,这不仅有利于会计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民众和整个中国经济。 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亚洲金融危机的警示 3、安然事件的影响 4、国际会计理事会的推动 5、我国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需要 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资本联系日益密切;利益交织 标准的不同阻碍交流 昂贵的转换成本 国际间准则的“可笑差异” 导致的“有趣结果”: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公司美国上市案,1993年德国准则利润615百万马克,美国准则利润- 1839百万马克。 跨准则上市公司的“困境”:印度Infosys Technologies公司多准则年报极限,19个准则报告。 昂贵的“转换成本” 高昂的中国上市公司“审计费”: 建行上市审计费用2.54亿元;2005年中报及年报审计费1.41亿元. 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2、亚洲金融危机的警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和会计监管体系不健全 亚洲金融危机后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要求贷款企业按照国际准则提供财务信息 亚洲金融危机的警示:必须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加强准则体系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有效防范经济和金融风险 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3、安然事件的影响 安然事件的会计原因:规则导向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 安然事件催生了《萨奥法案》 规则导向向原则导向的转变 《萨奥法案》的强制性 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均需遵行 强调外部会计师的独立性 关注公司内部治理及对外信息透明、完整与正确性 以强化内部控制为核心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4、国际会计理事会的推动 2001.4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IASB加强了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联系,促进了各国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认同 2002.9 IASB与FASB达成趋同协议 2003.3 欧盟通过法案,自2005.1起所有上市公司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报表 至2005年底,91个国家允许或要求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ASB高度关注我国准则体系建设,提供了大量支持 新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5、我国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需要 会计准则是国家或企业取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必要条件 会计准则是反倾销的重要武器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1) 应对反倾销的关键是市场地位问题 2004年4月,新西兰率先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2005年11月,韩国成为我国千亿美元以上贸易伙伴中第一个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 至2006年1月底,共有51个国家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但欧盟和美国至今没有承认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2) 欧盟的国家市场经济地位标准: 国有企业比重不能高 资源由市场分配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企业会计制度符合国际规范 政府不干预经济(主要指成本)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3) 欧盟的企业市场经济地位标准: 市场机制决定价格、成本、投资 有符合国际会计标准的基础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