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基本准则.ppt

发布:2015-08-09约6.51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1 2 企业会计准则培训-基本准则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基本准则 第一节 基本准则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基本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财务报告目标 第四节 会计基本假设 第五节 会计基础 第六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七节 会计要素 第八节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第九节 财务报告 第十节 基本准则的变化 第一节 基本准则的地位和作用 基本准则的地位: 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的概念基础,是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的制定依据。 基本准则在整个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统驭的地位,同时属于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 基本准则的作用: 统驭会计准则的制定。基本准则规范了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在内的基本问题,是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基础,对各具体准则的制定起着统驭作用,可以确保各具体准则的内在一致性。同时,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按照基本准则的要求进行制定和完善。 第二节 基本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 为会计实务中出现的、会计准则尚未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会计理论依据。 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是关于财务报告目标。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是关于会计基本假设。强调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为会计基本假设。 三是关于会计基础。坚持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二节 基本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 四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建立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规定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五是关于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同时对各要素进行严格定义。会计要素在计量时以历史成果为基础,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六是关于财务报告。为实现财务报告目标,明确了财务报告的基本概念、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应反映信息的基本要求等。 第三节 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满足投资者信息需求是首要出发点。 财务报告目标要求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体现为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要求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体现为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 第四节 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会计准则体系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加以制定和规范的。 3.会计分期:将一个企业的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如,年度和中期。 4.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节 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由原来的会计原则上升为会计基础。  原因: 权责发生制是相对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贯穿于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总过程中,属于财务会计的基本问题,层次较高,统驭作用强。 第六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首要质量要求: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 次级质量要求: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对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 第六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相关性要求以可靠性为基础,两者之间是统一的,并不矛盾。 3.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相互可比。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第六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 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7.谨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