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考研真题及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考研真题及解析
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考研真题笔记,希望对大家考研有一定的帮助。
一、填空
1、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判断力的批判》 ——康德
《俄底普斯王》 ——索福克勒斯
《拉奥孔》 ——莱辛
《意象的能指》 ——麦茨
《管锥篇》 ——钱钟书
2、毛泽东 1942 年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确立了新中国几十年的文艺创造的主导文
艺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名词解释
1、 意境
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
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以及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
间。
2、“立主脑”
~ 是明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创立的文学创作方法的原理之一。
“主脑”就在于作为整个情节关键的一人一事,强调了文学作品中情节的重要性。
(补:“减头绪”——不要那么多情节;“脱窠臼”——不要老生常谈)
三、问答
1、谈谈你对后现代的理解
后现代主义是 20 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通常把二战后信息社会和后工业社
会时期的现代主义成为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现代社会的产物。
就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而言:
体现在哲学上,是“元话语”的失效和“中心性”、“同一性”的消失;
体现在宗教上,是对焦虑、绝望、自杀一类课题的关心,以走向“新宗教”来挽救信仰危机;
体现在美学上,是传统美学趣味和深度的消失,走向没有深度,没有历史感的平面;
体现在文艺上,表现在“精神维度”的消失,本能成为一切,冷漠地、纯客观的写作成为后现
代的标志。
后现代逻辑的复杂性直接显示出这个时代的复杂性。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8 题,共 8 分)
1.文艺学有三个分支,包括:文学理论、 ( )和( ) 。
2.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文学四要素,包括作品、作家、 ( )和( )。
3.20 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美学论战的三家是朱光潜、蔡仪和( ) 。
4.提出“立主脑” 、 “脱窠臼” 、 “密针线” 、 “减头绪”等戏剧叙事美学原则的( ) 。
5.中国宋词有两大流派,分别是( )和( ) 。
6.古罗马贺拉斯在其( )一书中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
7.康德三批判中,与美学联系最密切的是( ) 。
8.《艺术与视知觉》的作者是( )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3 题,共 15 分)
1.艺术交往论
2.文学形象
3.“有意味的形式”
三、简答题(根据题目回答要点,每题8分,计2 分,共 16 分)
1.艺术接受的意义是什么?
2.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四、论述题(每题18 分,计 2 分,共 36 分)
1.结合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文学阅读和欣赏的“期待视野”的认识。
2.试比较“风格即人”与“文如其人”二命题。
电影理论部分(75 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计8 题,共 8 分)
1.( )最早提出电影是第七艺术这一概念。
2.“上镜头性”是( )提出来的。
3.客观镜头亦称( ) 。
4.麦茨的《 ( ) 》一书标志着第二电影符号学的问世。
5.电影各片种中, ( )与戏剧的关系最密切。
6.《电影作为艺术》的作者是( ) 。
7.在实践与理论上促成长镜头理论的电影流派是( ) 。
8.《丢掉戏剧的拐杖》一文作者是( )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3 题,共 15 分)
1.场面调度
2.景别
3.画外音
三、简答题(根据提问回答要点,每题8分,计2 题,共 16 分)
1.电影女权主义批评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什么是“声画对位” ?
四、论述题(每题18 分,计 2 题,共 36 分)
1.你认为当前中国电影在编剧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你对麦茨第一电影符号学的理解。
才思教育是全国知名的考研高端辅导机构,由北京电影学院师资团队创办于1995年,至今已经有20年的辉煌历史。其主要课程体系为考研全日制集训营、考研一对一辅导等考研高端培训项目。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考研高端辅导领域的旗舰品牌,参加辅导的学员,有超过98%考取北京电影学院。作为考研个性化辅导的代表机构,完全专注考研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诠释了新商品经济时代的“长尾理论”,开拓了考研培训领域的一片蓝海。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人事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对这种辅导模式进行过专题报导.
??才思教育自1995年开始开设北京地区高校考研辅导班,其中近90%考上北京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2015年,才思教育将继续在“全心全意、因才思教”的办学宗旨下,踏踏实实地为考研学子指引方向,接受各届同仁的监督。现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考研辅导课程正在火热报名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