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与方程解题归纳分析(附真题练习与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圆锥曲线与方程解题归纳分析
(附同步高考真题练习与答案)
点到直线的距离
2.弦长公式:线上两点间的距离:
或
3.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
(其中)
4.焦半径公式:
(1),可简记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2)
(3)
最值问题
(1)定义转化
例1.已知点F是双曲线-=1的左焦点,定点A的坐标为(1,4),P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PA|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图所示,根据双曲线定义|PF|-|PF′|=4,
即|PF|-4=|PF′|.又|PA|+|PF′|≥|AF′|=5,
将|PF|-4=|PF′|代入,得|PA|+|PF|-4≥5,
即|PA|+|PF|≥9,等号当且仅当A,P,F′三点共线,
即P为图中的点P0时成立,故|PF|+|PA|的最小值为9.故填9.
(2)切线法
(3)参数法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x,y)是椭圆+y2=1上的一个动点,则S=x+y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 因为椭圆+y2=1的参数方程为
(φ为参数).
故可设动点P的坐标为(cos φ,sin φ),其中0≤φ<2π.
因此S=x+y=cos φ+sin φ=2=2sin,所以,当φ=时,S取最大值2.
(4)基本不等式法
例3.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A(2,0),B(0,1)是它的两个顶点,直线y=kx(k>0)与椭圆相交于E,F两点,求四边形AEBF面积的最大值.
解:题设得椭圆的方程为+y2=1.
直线AB,EF的方程分别为x+2y=2,y=kx(k>0).
设E(x1,kx1),F(x2,kx2),其中x1<x2,且x1,x2满足方程(1+4k2)x2=4,
故x2=-x1=.①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①式,
得点E,F到AB的距离分别为
h1==,
h2==,
又|AB|==,所以四边形AEBF的面积为
S=|AB|(h1+h2)=··=
=2≤2,
当2k=1,即k=时,取等号.
所以四边形AEBF面积的最大值为2.
圆锥曲线范围问题
(1)曲线几何性质
例4.已知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PF1|=4|PF2|,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根据双曲线定义|PF1|-|PF2|=2a,设|PF2|=r,
则|PF1|=4r,故3r=2a,即r=,|PF2|=.
根据双曲线的几何性质,|PF2|≥c-a,即≥c-a,
即≤,即e≤.又e>1,
故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故填.
(2)判别式
例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经过点(0,)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y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和Q.
(1)求k的取值范围;
(2)设椭圆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的交点分别为A,B,是否存在常数m,使得向量+与共线?如果存在,求m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由已知条件,知直线l的方程为y=kx+,
代入椭圆方程,得+(kx+)2=1,整理得x2+2kx+1=0.①
由直线l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和Q,
得Δ=8k2-4=4k2-2>0,
解得k<-或k>,
即k的取值范围为∪.
(2)设P(x1,y1),Q(x2,y2),
则+=(x1+x2,y1+y2).
由方程①,知x1+x2=-.②
又y1+y2=k(x1+x2)+2=.③
由A(,0),B(0,1),得=(-,1).
所以+与共线等价于x1+x2=-(y1+y2),
将②③代入,解得k=.
由(1)知k<-或k>,
故不存在符合题意的常数k.
圆锥曲线定值定点问题
特殊到一般
例6.已知双曲线C:x2-=1,过圆O:x2+y2=2上任意一点作圆的切线l,若l交双曲线于A,B两点,证明:∠AOB的大小为定值.
证明 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切线方程为x=±.
当x=时,代入双曲线方程,得y=±,
即A(,),B(,-),此时∠AOB=90°,
同理,当x=-时,∠AOB=90°.
当切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切线方程为y=kx+b,
则=,即b2=2(1+k2).
由直线方程和双曲线方程消掉y,
得(2-k2)x2-2kbx-(b2+2)=0,
由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
故2-k2≠0.设A(x1,y1),B(x2,y2).
则x1+x2=,x1x2=,
y1y2=(kx1+b)(kx2+b)=k2x1x2+kb(x1+x2)+b2
=++=,
故x1x2+y1y2=+=,
由于b2=2(1+k2),
故x1x2+y1y2=0,即·=0,∠AOB=90°.
综上可知,若l交双曲线于A,B两点,
则∠AOB的大小为定值90°
常用方法
1、点差法(中点弦问题)
设、,为椭圆的弦中点则有
,;两式相减得
=
例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