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 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即:电子层序号 1 2 3 4 5 6 7 代表符号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72 98 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3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 注意事项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满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层,然后才由里往外,依次排在能量较高,离核较远的电子层。以上几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必须同时满足各项要求。上述乃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只能解释1~18号元素的结构问题,若要解释更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学习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其它规律。 121818二、元素周期律(一)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1~2 3~10 11~1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 变化。 128283周期性二、元素周期律(二)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11~17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 变化。 逐渐减小逐渐减小周期性原因: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原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原子半径呈现出变小的趋势。二、元素周期律(三)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 变化。周期性1.钠、镁、铝性质的比较2.硅、磷、硫、氯的性质比较(五)、元素周期律NaLi+17+11+11+17+3MgNa+12ClCl-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⑴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则半径越大如 Li Na K Rb CsI Br Cl F⑵电子层数相同时,再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小如Na Mg AlF O N C⑶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同种元素)时,再看核外电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则半径如 Cl Cl- 越大三、元素周期表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学习和研究化学的规律和工具(1)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2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3)化合价规律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 最高正价 + |最低负价| =8(H 除外)2.研究发现新物质在 能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如 ;在 能找到制造农药的材料,在 能找到作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硅、锗氟、氯、硫、磷附近过渡元素原子结构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电子层数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周期数= 电子层数(主族)最外层电子数 = 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8 -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负价数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表中位置元素性质 相似性 递变性(从上至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1、F 没有正价,O 通常不显示正价;2、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而无负价。 同主族递变性(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周期返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0 1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B金属性逐渐增强 3 Al Si 4Ge As 5 Sb Te 6 Po At 7 金属性逐渐增强返回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H4比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 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 能力比Na的强 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c课堂练习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族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二cd三abef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课堂练习3.(2012·北京)9.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C )A.原子半径:As>C1>PB.热稳定性:HCl>AsH3>HBrC.还原性:As3->S2->Cl- D.酸性:H3AsO4>H2SO4>H3PO4课堂练习4.(2012·江苏)12.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 个电子,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 ) A. 元素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