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程教案幻灯片.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献检索》 电话:3922073-8009地点:图书馆三层信息检索室 课程介绍1984年2月,国家教委发了“教高(84)004号”《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不仅有助于当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是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吸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和研究能力、发挥创造才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985年国家教委颁发(85)教高一司字065号文件《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条件装备司和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于1992年4月组织制定《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名称有多种上海交通大学:《科技信息检索》厦门大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清华大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北京大学:《电子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南开大学:《信息素养与信息资源检索》天津大学:《网络信息检索》一、开课目的《文献检索》是一门科学方法课,教学目的在于: 1、通过课程的讲授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熟练、准确、快捷地从检索系统中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料; 2、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其信息素养; 3、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 (1)培养自学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 (2)培养科研能力 (3)培养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信息意识:简单地说,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有无信息意识决定着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关于信息素养定义: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确定、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目录中,共有专业设置249种,并对每种专业都规定了具体的培养要求。其中有218种专业明确规定“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占专业总数的87.55%。二、教学内容及学习重点教学主要内容:文献的特点及分类;文献信息检索的原理,检索语言、检索工具;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步骤;数据库检索,网络信息检索;文献信息的分析与利用。学习重点: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数据库、电子资源检索文献的方法;掌握获取原始文献及整理文献资料的方法。三、课程安排与考核本课程共24学时,采用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其中理论讲授16学时,实验操作8学时。课程考核:考勤(包括平时作业)20%,检索实习报告30%,期末考试50%。四、参考书1、化学化工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和检索工具 董慧茹等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32、现代科技信息检索导航 李济群主编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8 3、自然科学技术信息检索教程.蒋永新主编 .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34、科技文献检索与Internet. 赵飞,吕瑞花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课程目录第一章 信息检索绪论第二章 手工检索工具第三章 数据库检索第四章Internet信息检索第五章 特种文献检索第一章 信息检索绪论1.1 信息及信息源1.2 信息检索概述1.3 信息检索途径1.4 信息检索方法1.5 计算机检索技术1.6 信息检索步骤第一章 信息检索绪论1.1 信息及信息源1.1.1 信息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对信息仍无统一的定义。信息无处不在,起着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 。信息、物质与能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 。【举例】我们先看一张图片这是那里?那时是什么季节?这名男子大约多少岁了?他想干什么?灯光的颜色是什么?照片的分辨率是多少?……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一张普通的照片里包含了许多信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分分秒秒都要与信息打交道,会听到、看到接触到各种信息,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社会的交流沟通、科技的发展进步、经济的繁荣昌盛、国家的兴旺发达,无不与信息密切相关。1.1.1 信息的定义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 “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总称。”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的不定性的东西。《中国大百科全书》 按照狭义的理解,信息是用来消除不定性的东西。 按照广义的理解,又有两种认识:从本体意义上说,信息泛指一切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运动的方式。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学者们的见解 哲学家认为: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依据; 数学家认为:信息是一种概率; 物理学家认为:信息是“熵”; 通信学认为:信息是“不定度”的描述; 图书信息领域的专家认为:信息是可以以各种形式进行传播、记录、出版及发行的观念、事实及论著。课程定义 信息是人们对外部世界感知认识过程中的一切数据、事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