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高三二轮复习).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五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突触小泡;1.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据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
;2.(2014·海南,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再战题:(2013海南卷)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
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对应训练: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3.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甲所示。此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若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乙所示效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点:静息电位,K+外流(协助扩散);
a~c点(上升支):Na+内流(协助扩散),逐渐形成动作电位
c~e点(下降支):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Na+内流停止、K+开始迅速外流(协助扩散)
e点:静息电位。;4.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图乙表示突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再战题:(2013海南卷)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
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D.蛋白质和无机盐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C;再战题:图中a、c与所在神经纤维上电极的距离相等,且小于b与电极的距离。电极连在膜外,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规定为:若电流从左侧接线柱进入,则指针向右侧偏转。分别在不同部位给予相同强度的适宜刺激,可得到的结果是( )
A.单独刺激a点,电流表指针先偏右,后偏左
B.单独刺激b点和c点,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相反
C.同时刺激a点和c点,电流表指针将不发生偏转
D.同时刺激b点和c点,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在传出神经上刺激,刺激点在电流表和效应器之间;要显示兴奋经过突触时的情况;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模式图。
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
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6、(2013安徽卷)Ⅰ.(8分)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右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
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
电位计a有波动,电位计b未出现波动,
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 ;
② 。
;学案1.(2014·安徽,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传出
神经 ;分级 ;学案2.有关下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激素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①②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这是一种______调节机制。图(一)中存在__条该调节机制。;解题模板 利用激素的模型突破激素调节
激素分泌调节的三种类型;学案4.(2014·海南,12)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
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
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
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肾小管、集合管;转化;血糖;0.8~1.2 ;自身免疫 ;学案3.(2014·海南,1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
A.红细胞吸水增加
B.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