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诊断分析-01(最新整理版).pptx

发布:2024-01-07约1.15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气诊断分析;第一章地图投影

第二章资料处理和客观分析第三章基本物理量的计算第四章垂直速度的计算

第五章湿度场分析

第六章稳定度和能量计算

第七章若干诊断量的分析应用

第八章数值预报及其产品应用技术;为了进行天气分析、预报和资料处理,常常需要把地球大气中观测的气象要素的分布画在地图上,这就需要把地球表面表示在一个平面上。所谓地图投影就是用投影的方法,把

把地球表面投影到预先规定的投影面上所对应的地球上的实际际,然后把投影面沿某一指定的方向切开展成平面。

投影之后,地球上地理区域的距离、方向、面积、形状等特征都会变形。我们自然希望使这些特征都保持不变,但每一种投影都使其中的某些特征不变,距离保持不变的投影叫等距投影。两条交线间角度保持不变的投影叫正形投影,还有等面积投影,等方位投影等。;通常使用的地图投影有麦开托圆柱投影,兰勃脱圆锥投影和极极射赤平投影,它们都近似于正形投影,而且要所谓“标准纬

圈”附” 近是等距的。图1.1为这几种地图投影的例子。;图1.1b兰勃脱圆锥投影,标准准纬线30°和60°;地图投影中,映象面和地面可以相切于一个纬度,也可以相割于两个纬度,在相切或相割的纬度上,映象面上的距离精确地等于地球上距离,这个纬度叫标准纬度。在其它纬度上,映象面上的距离被放大或缩小。映象面上的距离与地球上相应距离的无量纲比值,称为放大倍数,以M表示。正形投影中,在每一个点,各个方向的放大倍数都相等,在同一个纬度上各点的M值相同,但M值随纬度而变化,在标准纬度,M=1;在其它纬度,在地面处于映象之上时,M1;当地面位于映象面之下时,M1。另处,M值的变化情况也因投影类型而异。;§1.1 正形投影的基本关系;图1.2包围北半球的圆锥投影的剖面图;先来计算放大倍数M,地球上纬度?处纬圈长度Ls为:;(1.2

)

其中l0为映象面上标准纬度离圆锥顶点A的距离,要利用(1.1)式计算放大倍数,必须把l的函数形式确定出来。

由于正形投影中要求在每一点,各个方向的放大倍数相等,因此此(1.1)式虽然是根据纬圈长度比确定的纬向放大率,在正形投???影中它也是经向的放大率。因而有:

将上式积分,并利用,则求得映象面上的经向距离为:

(1.3);其中C为待定积分常数,可由标准纬度的值确定。把θ=θ0,;(1.1)、(1.2)、(1.3)、(1.4)、(1.5)和(1.6)式即正形投影所必须满足的一些基本关系。下面我们利用(1.5)和(1.6)分别导出各种正形投影中的m、k、l、λ等的形式。由于割投影图在各个纬度的变形和差别比切投影小,日常所用的地图投影多是割投影。因此,下面也只讨论割投影的情形。;由(1.7)式得;§1.3极射赤平投影;§1.4麦开脱圆柱投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