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关键技术专项规划方案.doc

发布:2020-11-08约7.44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专 项 规 划 中 国 建 材 行 业 联 合 会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计划研究院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 目 录 TOC \o 1-2 \h \z \u 第一章 指导思想、标准和目标 1 一、指导思想 1 二、实施标准 1 三、计划目标 2 第二章 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现实状况 3 一、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现实状况 3 二、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关键路径 6 第三章 实施方案 9 一、关键内容 9 二、装机容量、投资规模及实施进度 9 三、组织实施 10 四、节能减排效益 10 第四章 保障方法 12 一、加强组织领导 12 二、建立严格节能管理制度 12 三、加大结构调整和节能新技术推广力度 13 四、切实加强项目管理 13 第一章 指导思想、标准和目标 为落实落实《国务院相关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水泥行业纯低温余热发电等关键节能技术推广工作,引导中央财政节能奖励资金及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方向,特编制《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推广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节省资源基础国策,围绕实现《十一五年计划纲要》提出GDP能耗降低20%左右,关键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节能减排目标要求,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相关加紧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若干意见通知》提出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目标,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关键,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大力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充足发挥政府节能奖励资金引导作用,调动水泥企业节省能源资源主动性,立即形成稳定可靠节能能力,为实现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施标准 (一)坚持企业为主实施和政府引导推进相结合。 (二)坚持节能和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三)坚持强化节能审计和政策激励相结合。 (四)坚持突出关键和统分类指导相结合。 (五)坚持整体推进和分年度有效实施相结合。 三、计划目标 经过推广实施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争取在3-5年内建成260套水泥窑纯低温余热电站,装机容量1920MW,年发电111.42亿千瓦时,年节省标准煤390万吨标准煤。 第二章 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现实状况 一、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现实状况 (一)中国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应用日趋广泛 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和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推广亲密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日趋成熟,一大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极大地推进了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经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核实,到 年底,全国已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达成797条,熟料产能6.07亿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占水泥熟料总产量比重由 12%上升到 55%。 全国水泥产量13.6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约7.5亿吨。 以 全部采取国产装备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在上海金山水泥厂并网发电为标志,中国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开始在进入全方面推广应用阶段。 年底,全国有17条水泥生产线配套了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年底,有24套水泥窑低温余热电站建成投入运行,装机容量112.78MW; 全国当年建成并投入运行水泥窑低温余热电站49座,新增装机容量424.3 MW,到 年底,全国水泥窑纯低温余热电站达成73套,总装机容量达成537 MW,同期已签约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更是达成200多项。估计至 底,全国投入运行水泥窑低温余热电站将超出200座。 (二)中国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达成国家优异水平 中国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经过多年研发和生产实践,现已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单压、闪蒸、双压”三大低温余热发电热力系统,适适用于不一样窑型、多个废气热源回收利用,实现了为业主量身定做。在不增加窑系统热耗前提下,单压系统可达成约33~38kWh/t.cl余热发电能力,闪蒸系统可达成约34~40kWh/t.cl余热发电能力,双压系统可达成约34~42kWh/t.cl余热发电能力。 现在,国产化自主知识产权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经达成国际优异水平,除在中国水泥企业广泛应用外,已开始被拉发基等国际大型水泥集团采取,中国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已经得到国际市场认可。 (三)中国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应用中存在问题 1、中国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大量中低温余热未有效利用 水泥生产过程中由窑头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排放350℃以下废气,其热量约占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耗热量30%以上。因为过去受水泥熟料生产技术及中国节能技术装备研发水平限制,前些年投产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大量中、低温余热未能被充足利用,所造成能源浪费很大。据统计, 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产约797条,其中含有余热开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