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00M超临界机组极热态停用后的恢复及注意事项.doc

发布:2017-01-29约9.2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00MW超临界机组极热态停机后的恢复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超临界,极热态,启动,保护,自动,检查,处理,操作 摘 要:本文以某电厂600MW机组一次满负荷机组跳闸后的启动为例简要从机组极热态停机后的检查处理,极热态停机后的主要参数变化及极热态启动操作及注意事项几方面介绍了600MW超临界机组极热态停机后的恢复及注意事项。 一.机组极热态停机后的检查处理: 运行人员应迅速检查机组停用原因,检查横向保护动作正常,机、电、炉各主保护动作正常,各主要光示牌报警正常。运行人员应检查:MFT动作后,运行的磨煤机、给煤机全部跳闸,一次风机A、B,密封风机跳闸,主再减温水总门联关,燃油进回油电磁阀关闭,各小风门自动至吹扫位,两台小机联锁跳闸。汽机跳闸后,高、中压主汽门、调门,各抽汽逆止门正常关闭,蒸汽回路通风阀、疏水气控门联开,汽机转速下降。发电机解列后,发变线组主开关、励磁系统及灭磁开关跳闸正常,厂用电自动切换正常。 高负荷跳机后汽压上升速度很快,运行人员应及时手动打开PCV阀泄压,防止锅炉超压事故的发生。 运行人员应迅速调整炉膛负压,调整风量到吹扫风量进行炉膛吹扫,注意检查有关二次风门动作正常。 运行人员应注意检查炉膛泄漏报警装置是否报警。 运行人员应启动主机润滑油泵,检查主油泵工作正常。 运行人员应将除氧器闷罐,控制好凝器、除氧器水位。 运行人员应及时检查厂母汽源是否因机组停用而中断,并及时联系厂母的供汽,以满足机组重新启动的需要。 如需及时恢复,真空、轴封系统调整后维持运行。为防止低压差胀过大影响机组的及时恢复,机组跳闸后应及时调整降低低压轴封温度,用真空破坏门调节控制真空在80KPa左右。 机组跳闸后,EH油温上升较快,运行人员应采取措施防止油温超限。 检查发变线组主开关、励磁系统及灭磁开关跳闸正常,厂用电自动切换正常,复归有关光示牌,拉开发变线组主开关操作电源,投入快切闭锁。 运行人员还应根据情况完成停机的其他操作。 二.机组极热态停用后主要参数的变化情况: 机组负荷到零,主给水流量,主蒸汽流量到零。 机组极热态停用后,主汽压上升速度很快,在30秒左右的时间即从24.9MPa上升至30.4MPa,锅炉主汽系统安全门动作正常,PCV阀开启,汽压下降至22Mpa关闭PCV阀。再热汽压当时为4.2 Mpa,未见上升,由于中压主汽门前疏水门自动开启及炉膛保持通风,再热汽压之后缓慢下降。 跳炉后主汽温度略有回升,甲乙侧主汽温度各回升了7度左右,后因风机未停,PCV阀开启等原因,主汽温度开始缓慢下降。 炉膛负压迅速下降至-2234Pa,后又回升至-600Pa左右。 跳炉后水冷壁螺旋管、垂直管壁温上升较快,分别在3分钟内上升了17-18℃左右。 省煤器出口温度20分钟内由339℃最高上升至378℃ 汽机转速未见突升情况,跳机后即从3000转/分缓慢下降,整个惰走时间1小时30分钟左右(机组真空正常)。 调节级金属温度一个小时后由504℃下降至486℃,两个小时后下降至477℃。中压缸进汽上半金属温度两个小时内由522℃ 两台小机联跳后5分钟左右即从5500rpm左右下降至盘车转速,小机A在前置泵运行时转速为100rpm左右,小机B在前置泵运行时转速为0。 机组极热态停用后低压差胀迅速增大,半小时左右由12.98mm上升至17.90mm。 轴封压力自动跳,轴封汽压降为零。 三.极热态启动操作及注意事项: 极热态启动,锅炉上水宜使用电泵,主要考虑:a).机组跳闸后,省煤器出口水温超限,水冷壁壁温上升较多,应尽快启动电泵上水;b).厂母至汽泵的调试用汽正常不在暖管备用状态,使用厂母汽源冲转小机需一段时间,不利于机组跳闸后的尽快恢复。为防止对省煤器、水冷壁冷却过快,上水初期流量应加以控制,以200t/h的流量上水10分钟左右,然后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逐渐增加流量至启动流量。上水初期由于省煤器出口均为汽体,主汽压力不会下降反而略有上升,之后因上水冷却作用,汽压开始下降,若流量控制不当,汽压下降速度将过快,若不及时加以调整,汽压下降反过来将使给水流量增加。 锅炉进水后应及时调节控制除氧器水位、水温,凝器水位正常。上水初期分离器正常疏水阀因分离器压力高(大于13Mpa)关闭,分离器疏水经高疏阀进入大气扩容器排至机组排水槽,考虑此过程时间较短,疏水未回收至凝器。随着分离器压力下降,疏水可回收至除氧器时,分离器正常疏水阀不应直接投自动,否则正常疏水阀很快自动全开,大量疏水进入除氧器,除氧器水位、水温、压力均难以控制。最好手动缓慢开启正常疏水调门,同时调整降低凝水至除氧器流量,调节控制除氧器水位正常,分离器正常疏水阀接近全开时可投入自动,凝水至除氧器流量大于100t/h后可投入除氧器水位自动,注意观察自动动作情况,点火后注意分离器压力变化,控制分离器压力不大于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