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阻滞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注射前核对清药名、浓度和用量,防止用错药物。 7.实施麻醉过程中,一旦遇到病人出现兴奋,立即停药,观察、处理或抢救。 8.全面掌握局麻药的药理性质,了解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熟悉注射部位的解剖关系,遵守操作常规,掌握和实施熟练的麻醉操作技术。 9.几种局麻药的混合使用,使浓度、用量都可减少。 治疗原则: 1.停止给药。 2.给氧:极有效的措施。经过有效的氧吸入,可以阻止毒性反应的进一步发展,惊厥发生时用纯O2辅助呼吸可使情况大为好转。面罩紧闭法辅助呼吸为佳,对呼吸抑制和持续惊厥应立即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保证呼吸道通畅和良好的通气。 3.近心端扎止血带:肢体注射局麻药出现中毒症状时,立即扎止血带,使局麻药缓慢进入循环,以后定时松开,再扎,直至情况好转。 4.静注安定10~20㎎,效好,必要时反复应用。若为惊厥时,治疗惊厥,无惊厥可预防惊厥。安定的副作用小,也要防止用量过大、静注速度过快,预防一过性低血压和呼吸抑制发生。安定可阻断利多卡因惊厥时,脑内区域的代谢增高,增加冠状血流和改善心脏功能,与利多卡因合用时可加强抗心律失常作用。 5.静脉输液,以维持有效的循环容量,加速局麻药的代谢排泄,液体内可加入维生素丙1~3g滴入,以促进解毒。 6.血压下降时应给予升压药。 7.静注氢化考的松100~300㎎,以改变病人全身情况。 8.心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9.保持病人安静,在手术室内观察病人是否好转。 10.如为严重中毒反应,病人好转后,暂时放弃手术,等情况好转后进行。 11.惊厥时加用肌松药。 药物在吸收部位的相互作用: 局麻药中加入小量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减慢局麻药的吸收速度,预防局麻药的中毒反应,有延长麻醉作用时间和减少出血的好处。肾上腺素对布比卡因等无以上作用,而对利多卡因有同样作用。因为利多卡因对组织亲和力较小,布比卡因对组织亲和力大。肾上腺素不延长其在粘膜上的麻醉作用时间。 肾上腺素吸收入血后可产生一些全身性不良反应,故叫局麻药的肾上腺素反应,表现为: 1.全身不良反应,如心率增快、心律失常、血压过高、胸痛及剧烈头痛等。 2.局部不良反应:局部组织缺血和创口愈合不佳。 加用肾上腺素的注意事项: 1.现用现加。打开安瓿后,色泽变黄不能用。 2.用量要严格限制。因为即使量已很少,也能使局部血管极度收缩,招致组织坏死等并发症(叫做肾上腺素反应或肾上腺素并发症)。一次用量<0.25㎎/次。浓度为1/20万为宜,目前有用1/30万。不要用1/10万,个别病人对肾上腺素高度敏感,容易出现全身性反应。肾上腺素可用于皮下注射、皮下浸润、神经阻滞等。 3.用量须绝对准确,用皮试针头或小针头,经仔细计算后细心点滴加入,用一般针头点滴,常不可靠。 4.高血压、冠心病、甲亢、血管栓塞性脉管炎的病人,待产产妇、<6月小儿,指(趾)端禁用。 谢谢!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臂丛神经解剖 臂丛发自于C5—8颈神经前支和T1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后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臂丛的分支分布于胸上肢肌、上肢带肌、背部浅肌(除斜方肌)以及臂、前臂、手的肌、关节、骨和皮肤。 分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等神经分支 臂丛神经皮肤分布 常用局麻药 1%利多卡因。 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混合液。 2%普鲁卡因。 0.5%罗哌卡因。 以上药液内可加入1︰20万肾上腺素。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肩部和上臂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薄枕,上肢紧贴身旁。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前、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肌共同形成的一个三角形间隙,三角形底边处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穿刺点即相当于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水平。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左手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7G注射针头,垂直皮肤刺入此沟,略向下向后方(约C5横突)推进,穿过浅筋膜后有脱空感。若同时患者有异感则为较可靠的标志,若无异感,亦可缓慢进针,直达C6横突,稍稍退针,接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液,无脑脊液,无大量气体,即可注入局麻药15~25ml(成人)。不宜同时进行两侧阻滞。 优点 较少量的局麻药就可阻滞上臂及肩部 不易引起气胸 穿刺时不需移动上肢 缺点 尺神经阻滞起效迟,有时阻滞不全 有损伤椎动脉可能 有误入硬膜外间隙和蛛网膜下腔的危险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患者仰卧,患侧肩下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在锁骨中点上约1cm处用局麻药做皮丘,用6 1/2号3.5cm注射针头向内、后、下方向进针寻找第一肋骨,约进针1-3cm可刺中该肋,沿肋骨找到异感。无异感出现可沿肋骨扇形注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