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钛合金酸洗工艺与设备的研究.docx

发布:2021-10-30约3.1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1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钛合金酸洗工艺与设备的研究 ? 酸洗也称为除灰、除渍及光化处理。钛合金工件在在铸造过程中会在工件外表形成一层不溶性的氧化物层,这层氧化物,只是附着在工件外表上的一层疏松组织,必需采纳酸洗的方法将其去除。酸洗也可称为酸出光,在许多行业标准中都是采纳酸出光这一称谓。本文首先对酸洗的理论进行概述,其次提出一种钛合金的酸洗工艺,并结合该酸洗工艺对酸洗设备进行讨论与分析,最终分析酸洗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 ? 1.酸洗的理论概述 ? ? 1.1.酸洗的内涵 ? ? 酸洗包括:酸浸、酸洗和酸沾。 ? ? 1.1.1.酸浸:将金属浸泡在酸液中,长时间浸泡,去除较厚的氧化物。如冷轧前热轧钢板酸浸脱除轧制过程中产生的鳞皮和氧化皮。 ? ? 1.1.2.酸洗:用于金属设备除垢,也用于不需要长时间用酸浸泡,就可以去除的金属氧化物。如进行电镀、涂装、磷化前氧化皮和锈的去除,钛表层氧化物的去除。 ? ? 1.1.3.酸沾:金属件在加工和短时存放过程中,可能在外表生成一层很薄的氧化物层,这时只需要用浓度较小的酸溶液在金属外表擦拭就可除去氧化物层。如焊接或热加工而在金属外表产生的变色部分和氧化皮的去除。 ? ? 1.2.酸洗原理 ? ? 1.2.1.溶解作用 ? ? 金属外表氧化层中各种溶于酸的氧化物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金属盐而溶解于酸溶液内从而去除氧化层表皮,这种作用,一般称作溶解作用。 ? ? 1.2.2.机械剥离作用 ? ? 金属外表氧化层中除各种氧化物外,还夹杂着部分的金属单质,并且氧化层具有多孔性,酸溶液通过氧化层的孔隙和裂缝与氧化层中的金属单质或基体单质作用,并相应产生大量的氢气。由这部分氢气产生的膨胀压力,就可以把氧化层从金属外表上剥离下来。这种通过反应产生氢气的膨胀压力把氧化层剥离下来的作用,一般称为机械剥离作用。 ? ? 1.2.3.还原作用 ? ? 金属与酸作用时,首先产生氢原子。一部分氢原子互相结合成为氢分子,促使氧化层的剥离;另一部分氢原子靠其化学活泼性及很强的还原能力,将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和高价金属盐还原成易溶于酸溶液的低价金属氧化物及低价盐。 ? ? 2.钛合金的酸洗工艺及设备 ? ? 钛及钛合金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较高的工作温度范围、比强度高,铸造可直接形成各种样子和尺寸的近净尺寸或净尺寸的结构件等优点,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等行业。 ? ? 2.1.钛合金的酸洗工艺 ? ? 由于钛及钛合金零件在生产过程中外表会出现氧化层或其它污物,并且零件外表的氧化层对零件的性能可靠性也有肯定的影响,所以一般在喷砂工序后铸件需进行酸洗。酸洗不仅能去除钛及钛合金零件外表的氧化层和其它污物,还可以依据技术要求的壁厚去除少量的钛和钛合金材料。假如酸洗质量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会给后续加工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酸洗过程必需严格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处理。 ? 钛可与盐酸、硝酸、氢氟酸等各种酸发生反应,由于硝酸盐溶解度大,同时硝酸又具有肯定的氧化性,因此它对氧化物的溶解性较强。一些用盐酸溶不了的金属氧化物和垢物,常用硝酸溶液来进行酸洗。所以钛合金的酸洗选用硝酸配氢氟酸来进行。酸洗液中硝酸与氢氟酸的配比要到达15:1以上。钛与酸反应公式如下: ? ? 3Ti+4HNO3+4H2O=3H4TiO4+4NO????????? (1) ? ?3Ti+4HNO3+H2O=3H2TiO3+4NO??? ???????(2) ? ? Ti+8HNO3=Ti(NO3)4+4NO2+4H2O ???????????????(3) ? ? Ti+4HNO3=Ti(NO3)2+2NO2+2H2O???????? (4) ? ? Ti+6HNO3=TiO(NO3)2+4NO2+3H2O?????? (5) ? ? Ti+4HF=TiF4+2H2 ????????????????????????????(6) ? ? 2Ti+6HF=2TiF4+3H2????? TiF4+2F-=[TiF6]2-? ??????(7) ? ? 钛合金酸洗中酸洗时间和酸洗温度是比较重要的工艺参数,酸洗过程中依据合金的成分和需酸洗的金属量,要严格掌握好酸洗的时间和温度,不能超过规定的参数范围,以免铸件吸氢。酸洗时间需依据零件工艺需要来确定。 ? ? 酸洗时把铸件放入特定的酸洗框中,框的材料一般为PVC材料。为了到达酸洗的效果,有时依据不同结构的铸件还需设计不同的酸洗工装用来悬挂或支撑钛合金铸件,然后用升降机吊入酸洗槽中进行酸洗。酸洗过后一般要进行水冲洗和水浸洗,同时伴有压缩空气搅拌,以洗掉酸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