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大马克思主义二.ppt

发布:2017-06-01约2.06万字共1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如何理解哲学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如何理解哲学 (一)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二)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1、世界观:对世界根本问题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2、方法论:关于方法的共性的理论,提供处理主观与客 观关系的原则 3、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系统化和理论化:高度抽象性、广泛概括性、 严密逻辑性、深刻思想性 (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 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给人智慧的学问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 普遍与特殊 科学为基础,哲学为指导 3、注意:总汇、包罗万象、科学之科学、哲学不能代替 科学 (四)哲学是意识形态中的一种意识形式 1、意识形态:反映经济基础的思想 2、意识形式:思想形式 3、哲学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地反映社会存在特 别是社会经济关系的稳定思想 总是成为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政治革命先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终结》 (二)内容 1、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 二方面,有否同一性 2、理论意义: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实践意义:实践活动的根本问题(解决主观与客观的 矛盾) 4、哲学的党性:派别性和阶级性 5、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定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一 般规律的科学 1、产生条件:社会历史的、科学的、思想的 2、特征: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革命性 3、哲学史上的变革:唯物论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 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4、新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理论品格?价值追求? 第三讲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有否统一性 二、统一于什么 三、物质是什么 四、意识是什么 五、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规律与能动 性的关系) 一、有否统一性 1、宗教神学的回答:无 2、二元论的回答:无 3、一元论的回答:有 注解:关于唯心主义 1、产生原因:社会历史的、阶级的、认识论的 2、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3、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客观公正评价) 三、物质是什么 1、实物或“原初”物质 2、原子 3、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世界本原被确定为具体实物 2、特点:直观性、朴素性、猜测性 3、具有辩证性(辩证的唯物主义) (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世界本原被确定为物质结构中的一个层次 2、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3、近代物理学危机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一)物质的唯一特性 1、世界的本质被归结为物质——客观实在性 2、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4、意义: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区别 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区别 坚持辩证的物质观,与旧唯物主义物质观区别 5、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提出做出贡献 (二)物质的根本属性 1、运动: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 学范畴。 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