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 -
6 -
投资学
Investment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 时:32
学 分:2
考核方式:考试(闭卷),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中文简介:投资学研究的是涉及分析和管理投资者财富的投资过程。本课程首先介绍投资环境、投资过程和有效市场;其次介绍证券分析、评估和管理,涉及到债券分析和股票分析,然后中介绍资产组合理论,包括Markowitz证券组合、最优证券组合的选择、资本市场线(CML)、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因素模型以及套利定价理论(APT);最后介绍衍生证券:期货、期权及其定价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示学生了解证券市场各种可利用的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的运作,掌握投资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投资机会,如何 确定投资的最佳组合,以及在投资出现 问题时如何解决。课程为统计学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中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系统介绍投资决策流程及相关技术方法,使课程学习者了解并掌握投资理论的核心内容和分析方法,培养科学进行投资分析与决策、投资管理与高空的能力,以得提高投资效益。
向学生系统阐述有关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证券市场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体制、投资组合理论和金融资产配置、投资分析和管理、金融衍生品和基金管理、投资业绩评估等专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要求:
理解并掌握投资的基本概念、类型与投资相关理论;
了解投资过程的各项内容及特点,掌握投资各流程的技术分析及评价方法;
了解产权投资、项目投资、金融证券投资、风险投资、国际投资等每个投资领域的基本内容;
熟练掌握并运用投资分析方法进行投资方案的决策;
理解并掌握每一个投资领域该领域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
了解我国投资的历史进程以以及相应的法规环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综合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1)课堂讲授:在课堂讲授中,紧密联系现实与书本知识,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做到活学活用。(2)案例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案例作为课程内容 , 并采用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等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与实践的结合。案例的有趣性、可读性,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一般教科书叙述简单、推论抽象的弱点,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3)专题讨论: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讨论的教学方法,其具体做法是:由教师选择并给出讨论的题目,鼓励学生围绕主题自由发言,教师对学生的意见和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4)启发式教学:即通过教师的暗示、提示和必要的背景说明等,让学生自悟出某些原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可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由教师的单向思维转为师生的双向思维,增强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本课程已制作了多媒体演示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教学网站: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参考资料等内容全部上网,并向学生免费开放,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3)网上答疑:学生可以将问题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教师或教师和学生通过QQ群直接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问题,教师的回答可以为多个学生从信息共享中受益。
四、 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分配
第一章 投资与投资经济学
2
第一节 投资的特点、分类、作用
了解
0.5
第二节 投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
了解
0.5
第三节 有关投资的理论
了解
1
重点与难点:了解投资的概念与特点,中西方投资理论的对比分析;理解并掌握投资的主要分类,投资的运作过程与阶段,投资的作用,投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课堂讨论互动考察学生反映,提起学生兴趣。
第二章 投资与经济增长
4
第一节 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掌握
1
第二节 投资周期波动与经济增长周期波动
掌握
1
第三节 经济增长对投资的决定作用
掌握
2
重点与难点:了解投资规模的基本含义、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理解投资规模的衡量方法和变动规律,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掌握投资乘数模型、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投资规模的确定原则和方法以及投资规模的数量标准和理论标准。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增加课堂讨论,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