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课程标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物病理学课程标准
1.范围、
1.1总学时:94(讲授学时66、实训学时28)1.2学分:6分1.3开课单位:动物工程系兽医教研室1.4授课对象:畜牧兽医、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学生2.制定依据2.1教育部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2XX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3XX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意见》2.4指导性教材名称:周铁忠.陆桂平.动物病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内容3.1课程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3.1.1课程的性质家畜病理学是动物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学科,是动物医学基础学科与病床学科相联接的桥梁。它以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组织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等学科为基础,并与动物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字等临床学科紧密相关,成为学习临床学科的必要基础,本课程为必修专业基础课。3.1.2课程的任务本学科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在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探讨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动物所呈现的代谢、机能与形态结构变化及其发生发展转归规律的基本理论,以及根据病变特点为临床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1.3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紧密结合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学习,使学生掌握正常机体的生理、生化、解剖、组织等方面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疾病时机体在上述各方面带有共性的变化及其原因和机理。同时,病理解剖学作为一门形态学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3.2课程的特点、教法与学法建议3.2.1培养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机体发热、炎症、贫血、栓塞、变性、坏死的基本概念和病理变化特点以及病变对动物机体的影响,能识别病变组织和器官,掌握常见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与形态组织变化特点。3.2.2课程安排讲授学时66、实验学时283.2.3课程基本内容分总论和各论。总论主要介绍基本的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各论介绍各系统器官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3.2.4授课方法讲授,CAI,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设备3.3课题名称与学时安排
项目章号
课题名称
建议学时
理论
实践
绪言
1
01
疾病概论
3
02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8
4
03
水、钠代谢与酸碱平衡紊乱
8
2
04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6
4
05
代偿、适应与修复
6
2
06
缺氧
2
07
贫血
2
08
炎症
8
2
09
发热
2
10
休克
2
11
黄疸
2
12
肿瘤
2
2
13
动物器官病理
4
4
14
动物病理诊断常用技术
10
8
合计
94
66
28
3.4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3.4.1知识点及其考核要求
绪言:
教学内容:动物病理内容、任务、地位、方法、
了解:动物病理地位和任务、发展简史
理解:明确一大技术(尸体剖检)、两个基本技能(肉眼观察、切片观察)意义
掌握:动物病理概念和基本内容第一章:疾病概论
教学内容:1、疾病概念2、疾病原因3、疾病发生一般规律与一般机理4、疾病经过与转归。5、应激了解:疾病和健康关系理解:致病因素作用规律与机理掌握:掌握疾病的概念、疾病原因、疾病发展概况、疾病转归与经过、应激的概念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教学内容:1、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2、出血原因、病理变化与结局3、血栓形成、血栓类型和结局4、栓塞种类、栓子运行途径、结局5、梗死原因、病理变化与结局了解:血液循环障碍的种类理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原因和结局掌握:充血、淤血、出血、血栓、栓塞和梗死基本的病变。
水钠代谢与酸碱平衡紊乱教学内容:水肿、脱水、酸碱平衡紊乱了解:水肿分类、脱水和酸中毒类型理解:水肿机理、脱水和酸中毒机理掌握:各种水肿病变特征、脱水和酸中毒治疗原则第四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教学内容:1、萎缩原因、类型、病理变化与结局2、细胞水肿、脂肪变性、3、坏死原因、类型、病理变化、坏死结局了解:损伤类型理解: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和结局掌握:萎缩、变性、坏死、病理性物质沉着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常见病变类型
:代偿、适应与修复教学内容:1、代偿类型2、再生、创伤愈合、病理产物改造、钙化3、肥大、改建、化生了解:代偿类型和意义理解:适应和修复原因和结局掌握:掌握适应、修复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常见病变类型。
缺氧教学内容:缺氧类型、特点、对机体影响了解:缺氧对机体影响理解:缺氧类型和特点掌握:各类缺氧原因、特点
贫血教学内容:贫血概念、原因、各型贫血特征。了解:贫血结局与影响理解:贫血原因、机理和类型掌握:贫血概念和病理特征第八章:炎症教学内容内容:1、炎症概念、原因、局部病理变化、全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