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 机 化 学
授
课
教
案
主讲教师:陈金珠
使用教材:陈金珠主编《有机化学》第一版
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
课程名称 授课专业 年级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校级公共课(√ );基础或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 选修课 限选课( );任选课( )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学 分 数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学时 教材名称 作 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出版社
指定参考书 作 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授课教师 职 称 单 位 理学院
名 称 绪论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 教 学
时 数 2 教学
目的
及
要求 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主要任务和学习方法;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特点、分类和反应类型;
3.了解共价健的本质,掌握共价健的属性,熟悉利用键能数据推算反应的焓变。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了解化学研究发展情况和化学研究任务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第1节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二、有机化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
三、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四、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的程序和方法
第2节 共价键的一般概念
一、共价键理论
二、共价键的属性
三、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
第3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第4节 有机化学中的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J.N.Br?nsted)酸碱理论、路易斯(G.N.Lewis)酸碱论
第5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碳架不同分类
二、根据官能团不同分类 1 作业 见教材
章 节
名 称 第1章 饱和烃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 教 学
时 数 4 教学
目的
及
要求 1.了解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以及烷基的类型
2.掌握烷烃的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烷烃及环烷烃
3.掌握烷烃和环烷烃的化学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构象异构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异构体的命名
熟练掌握环己烷的顺反异构、构象异构以及二者的区别和相互关系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烷烃和环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烷烃的构象异构;环己烷的顺反异构、构象异构以及二者的区别和相互关系。
难点:烷烃和环烷烃的构象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第1节? 烷烃
??? 一、烷烃的结构
碳链异构、构象异构
二、烷烃的命名
? ??三、烷烃的物理性质
四、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卤代及活性;卤代反应中卤素的活性与选择性
五、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CH4的氯代反应及自由基反应历程
? 第2节? 环烷烃
一、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单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三、单环烷烃的结构
单环烷烃的顺反异构、环己烷的构象异构
四、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开环反应;取代反应; 2
2
作业 见教材 章 节
名 称 第2章 不饱和烃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 教 学
时 数 4 教学
目的
及
要求 1.了解不饱和烃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烯烃、炔烃、二烯烃的系统命名及烯烃顺反异构体的E/Z命名法
2.掌握不饱和烃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应用亲电加成反应历程,马氏规则及其影响因素判断加成反应的主要产物(或方向)
3.了解共轭体系的类型,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特点及其应用
4.掌握鉴别烯烃、炔烃的化学方法
5.掌握各类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顺序及其理论解释。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E/Z命名法;亲电加成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特点及其应用
难点: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特点及其应用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第1节? 烯烃和炔烃
??? 一、烯烃和炔烃的结构??
??? 二、烯烃和炔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
??? 三、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四、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α-氢的卤代反应、金属炔化物的生成、聚合反应
五、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六、重要的烯烃和炔烃
? 第2节? 二烯烃
??? 一、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共轭效应
π – π共轭、P -π共轭、σ -π共轭、σ - P共轭
三、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1,2-加成与1,4-加成、双烯合成 3
1
作业 见教材
章 节
名 称 第3章 芳香烃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 教 学
时 数 4 教学
目的
及
要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