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高三复习之回归课本选修3-1课件.doc

发布:2017-05-21约9.72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选修3-1》书本知识研究 1.(X1,3)图1.1-1实验,回答书中问题 14. 使用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2.(X1,4)知道元电荷、比荷的概念 3.(X1,5)(图1.2-1)如图,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A处,然后把挂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P1、P2、P3等位置,α1、α2、α3表示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从左至右)则: A.从左至右,绳子拉力大小之比为 B.从左至右,库仑力大小之比为 C.在同一位置,将小球所带电性改变为带负电,则绳子与竖直方向将大于带正电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D.在同一位置,增加小球所带电量,则绳子与与竖直方向夹角将增大 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因素。如图保持不变,增大d,则θ变大保持不变,减小d,则θ变保持d不变,减小则θ变小保持d不变,减小则θ变 4.(X1,6)库仑扭秤:简单了解库仑扭秤装置的构造。库仑是如何做到定量改变小球带电量的?静电力常量k= ,单位 ; 5.(X1,7)看例题:比较氢核与核外电子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由此得出的结论 6.(X1,10)电场的概念最先是由 提出的,他还创造出用场线来描述场的方法。 7.(X1,12)图1.3-4:会计算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体的在外部和内部的电场。 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金属球面上,沿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分别用E和表示。选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下列关于x轴上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E或电势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例: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现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O为球心,以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一定的小物体(假设它能够在地球内部移动)在x轴上各位置受到的引力大小用F表示,则图乙所示的四个F随x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例:理论上已经证明:电荷均匀分布的球壳在壳内产生的电场为零。现有一半径为R、电荷均匀分布的实心球体,O为球心,以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如右图所示。关于该带电小球产生的电场E随x的变化关系,下图中正确的是 8.(X1,19)图1.4-5乙图,在金属导体表面,电场线与之垂直,说明什么?观察电场线的分布和电荷的分布。 9.(X1,2)图1.7-,研究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和外表面的电荷分布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合P2如图,AB为两个验电器,在B上装有一个几乎封闭的空心金属球C(仅在上端开有小孔),C带电,A不带电。D是带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利用这些器材完成了下面实验:使D先跟C外部接触,再让D跟A接触,操作若干次发现A的箔片张开;而让D先跟C的内部接触,再让D跟A接触,操作若干次,发现A的箔片始终不张开。通过实验,能直接得到的结论是 A.电荷分布在C的外表面 B.C的表面均匀分布 C.是等势体 D.电荷总量是守恒的 10.(X1,2)解释尖端放电现象。 11.(X1,2)导体壳的静电屏蔽作用;P27,图1.7-6,实验说明什么?P28习题第2、3、4题。 12.(X1,30)演示实验(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相关因素) 18.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静电计相接,极板B接地.若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B间插入绝缘介质C,由观察到的静电计指针变化做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化的结论的依据是: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试探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1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φ表示P点的电势,W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l0的过程中,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象2中正确的是 13.(X1,32)阅读“做一做”,知道图1.8-9图像中面积的物理意义 S与1端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然后把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放电。与电流传感器相连接的计算机所记录这一过程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形成电流曲线1的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逐渐减小 B.在形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