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山东省济北中学高三生物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典型习题归类17PPT.ppt

发布:2018-03-24约3.87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典型习题归类 一、理解自由组合实质 二、遗传中的不规则分离比问题 三、实验探究类---个体基因型的探究与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 一、理解自由组合实质 ? 二、遗传中的不规则分离比问题 (一)9 : 3 :3 : 1变形的遗传分析(1.基因互助) 序号 条件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F1测交后代比例 1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6∶1 1∶2∶1 2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7 1∶3 3 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3∶4 1∶1∶2 4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15∶1 3∶1 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 C.白:粉:红,4:3:9 D.白:粉:红,6:9:1 1.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C 9:3:3:1变形的遗传分析 11.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 白∶粉∶红;3∶10∶3 B. 白∶粉∶红;3∶12∶1 C. 白∶粉∶红;4∶9∶3 D. 白∶粉∶红;6∶9∶1 C 9:3:3:1变形的遗传分析 二、遗传中的不规则分离比问题 ①表现: ? ②原因: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一)9 : 3 :3 : 1变形的遗传分析(2.基因累加) A.可产生五种表现型 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孩子占3/8 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占1/4 例: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的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 二、遗传中的不规则分离比问题 序号 原因 后代比例 1 显性纯合致死(AA、BB致死) 自交子代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 测交子代AaBb∶Aabb∶aaBb∶ aabb=1∶1∶1∶1 2 隐性纯合致死(自交情况) 自交子代出现9∶3∶3(双隐性致死);自交子代出现9∶1(单隐性致死) (二)致死效应的遗传分析 例、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B.9:3:3:1 C.4:2:2:1 D.1:1:1:1 C 纯合致死的遗传分析 17.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的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的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A.aaBb×AAbb或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C 三、实验探究类---个体基因型的探究与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法”探究个体基因型 1.自交法:对于植物来说,鉴定个体的基因型的最好方法是使该植物个体自交,通过观察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分析出待测亲本的基因型。 2.测交法:如果能找到纯合的隐性个体,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即可推知待测亲本的基因组成。 3.单倍体育种法:对于植物个体来说,如果条件允许,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根据处理后植株的性状即可推知待测亲本的基因型。 (二)“实验法”验证遗传定律 方法 结论 自交法 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