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第六章-混凝土以及砂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缓凝剂 缓凝剂是指能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并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的外加剂。缓凝剂主要有四类:糖类,如糖蜜;木质素磺酸盐类,如木钙、木钠;羟基羧酸及其盐类,如柠檬酸、酒石酸;无机盐类,如锌盐、硼酸盐等。常用的缓凝剂是木钙和糖蜜,其中糖蜜的缓凝效果最好。 5.引气剂 引气剂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人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气泡,以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离析,改善和易性,并能显著提高硬化混凝土抗冻性、耐久性的外加剂。 目前,应用较多的引气剂为松香热聚物、松香皂、烷基苯磺酸盐等。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由于大量微小封闭球状气泡在混凝土拌合物内形成,如同滚珠一样,减少了颗粒间的摩擦阻力,使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增加。同时,由于水分均匀分布在大量气泡的表面,使能自由移动的水量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粘聚性也随之提高。 (2)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 大量均匀分布的封闭气泡切断了混凝土中的毛细管渗水通道,改变了混凝土的孔结构,使混凝土抗渗性显著提高。同时,封闭气泡有较大的弹性变形能力,对由水结冰所产生的膨胀应力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因而混凝土的抗冻性得到提高。 (3)降低混凝土强度 由于大量气泡存在,减少了混凝土的有效受力面积,使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 6 防冻剂 防冻剂是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外加剂。常用的防冻剂有氯盐类(氯化钙、氯化钠)、氯盐阻锈类(以氯盐与亚硝酸钠阻锈剂复合而成)盐类(以硝酸盐、亚硝酸盐、碳酸盐、乙酸钠或尿素复合而成)。 防冻剂用于负温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目前,国产防冻剂品种适用于o~一15~C的气温,当在更低气温下施工时,应增加其他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如暖棚法、原料(砂、石、水)预热法等。 7 速凝剂 速凝剂是指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速凝剂主要有无机盐类和有机物类两类。我国常用的速凝剂是无机盐类,主要有红星I型、711型、728型、8604型等。 速凝剂掺人混凝土后,能使混凝土在5min内初凝,10min内终凝,1h就可产生强度,1d强度提高2~3倍,但后期强度会下降,28d强度为不掺时的80%~90%。速凝剂的速凝早强作用机理,是使水泥中的石膏变成Na2S04,失去缓凝作用,从而促使C3A迅速水化,并在溶液中析出其水化产物晶体,导致水泥浆迅速凝固。 速凝剂主要用于矿山井巷、铁路隧道、引水涵洞、地下工程以及喷锚支护时的喷射混凝土或喷射砂浆工程中。 8 外加剂性能指标 外加剂的质量必须均匀、稳定、性能良好。根据我国《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规定,对立用于混凝土的各类外加剂产品须经过检测,其匀质性指标及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均应符合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9 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 在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若选择和使用不当,会造成质量事故。 1 外加剂品种的选择 外加剂品种、品牌很多,效果各异,特别是对不同品种水泥效果不同,应考虑外加剂与水泥品种的适应性问题。在选择外加剂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现场的材料条件,参考有关资料,通过试验确定 6.7.9.2 外加剂掺量的确定 混凝土外加剂均有适宜掺量。掺量过小,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掺量过大,则会影响混凝土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应通过试验试配,确定最佳掺量。 6.7.9.3 外加剂的掺加方法 外加剂的掺量很少,必须保证其均匀分散,一般不能直接加入混凝土搅拌机内。对于可溶于水的外加剂,应先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随水加入搅拌机。对于不溶于水的外加剂,应与适量水泥或砂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搅拌机内。另外,外加剂的掺人时间,对其效果的发挥也有很大影响,减水剂有同掺法、后掺法、分掺法等三种方法。同掺法,为减水剂在混凝土搅拌时一起掺人;后掺法,是搅拌好混凝土后间隔一定时间,然后再掺人;分掺法,是一部分减水剂在混凝土搅拌时掺人,另一部分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掺人。而实践证明,后掺法最好,能充分发挥减水剂的功能。 第八节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 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生产的混凝土其技术性能能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控制宜贯彻于设计、生产、施工及成品检验的全过程,即: (1)控制与检验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配合比的设计与调整情况,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稠度、均匀性、含气量及生产设备的调试与人员配备等。 (2)生产全过程各工序,如计量、搅拌、运输、浇注、养护等的检验与控制。 (3)混凝土成品合格性的控制与判定等。 1 混凝土强度的质量控制 由于混凝土质量的波动将直接反映到其最终的强度上,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他性能芍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在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中,常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作为评定和控制其贡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