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第1章绪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医学寄生虫学的发展 1 医学寄生虫学萌芽时期 2 近代医学寄生虫学时期 3 现代医学寄生虫学时期 医学寄生虫学萌芽时期 1626年,Redi发现最早知道的寄生性蠕虫。 19世纪初出现研究肠蠕虫学科-内动物学。 1681年,Leeuwenhoek用显微镜在自己的粪便中发现一种与红细胞大小相仿且可活动的生物,将其称为“Animalcules”,即今天我们所说的原虫。 近代医学寄生虫学时期 1843年Dubini发现十二 1863年 发现患者阴囊肿病人体内微丝蚴, 1879年Manson发现班氏丝虫病, 1880年Laveran发现疟原虫, 1897年Grassi等人描述了疟原虫的生活史。 1900-1918年,热带医学研究兴起。 1914~1940年间,医学寄生虫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代医学寄生虫学时期 近五十年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寄生虫病; 而旧寄生虫病如疟疾重新对人类构成了威胁。 寄生虫学与若干新兴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取得了巨大成就。 医学寄生虫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 寄生虫病的流行不可忽视,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 曾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 第一章 授课重点内容微生物的分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Acellular microbe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karyote microbe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e microbe LOGO 中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金 红 病原生物学 Pathogen Biology 细菌学Bacteriology e.g 病毒学Virology 真菌学Mycology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寄生虫学Parasitology Why do you study---?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第二节 寄生虫与寄生虫学 4 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众多个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生物 病毒界 真菌界 原核生物界 植物界 原生生物界 生物分类 动物界 微生物分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acellular microbe 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由核心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心只有RNA或DNA一种核酸;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病毒为其代表。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 仅有原始核质,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和核仁;胞浆内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体。 包括 细菌、放线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ic microbe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 胞浆内细胞器完整; 真菌属于此类微生物。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少数可引起人类 和 动、植物疾病 1.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 3.在医药界应用 4.构成人体正常菌群 绝大多数对人有益 病原生物 微生物 学经验 时期 实验微 生物学 时期 二、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 现代微 生物学 时期 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 ★北魏(386-543)《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制醋的方法; ★意大利Fracastoro(1483-1553)提出了传染生物学说; ★我国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就已广泛应用人痘来 预防天花。 ? 两百多年前,天花作为一种传染病,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在欧洲,当时由于天花蔓延,人口大量死亡,就连荷兰国王威廉二世、奥地利皇帝约瑟、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以及俄国皇帝彼得二世等知名人物都没能幸免。如何找到防治天花的办法,成为当时世界各国的一大难题。 早在16世纪以前,中国就有“一度得过天花的人就永不得同样病症”的认识。因此,有在幼年时故意使人得天花的做法。这就是,有意识地把天花的脓汁放在孩子的鼻子里去,使他感染天花,从而不再生这种病。这种做法俗称“种花”,这种预防接种的方法18世纪经波斯、土耳其,传到了英国,可是这种方法是很危险的,不少人因此而丧生。 牛痘疫苗的出现 1766年,英国人琴纳跟随一个医生行医时,收治了不少天花病人。一天,一位农场挤牛奶的女工前来看病,听到医生们在议论寻找防治天花的办法,就接上来说:“前些天天花作乱,但我们农场挤奶女工却没一个得病。有人说,这是我们常接触奶牛,手上常长牛痘,才免去了灾祸。”琴纳听了若有所悟,但另一位医生却说:“这跟防治天花有什么关系,难道让全世界的人都去挤牛奶。”琴纳觉得也有道理,就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