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重点﹝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生物学授课重点 第一章、第二章 1.微生物的分类 2.细菌的基本形态及测量单位 3.细菌的基本结构,主要功能,与真核细胞异同 4.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区别 5.细菌有哪些特殊构造、功能及实际意义 6.中介体、质粒 异染颗粒、LPS 7.细胞壁缺陷细菌(L-型细菌):定义、特性及医学意义 8.细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细菌的生长曲线 9.根据对氧气的需要将细菌分为几类? 10.细菌有哪些合成代谢产物,有何实际意义? 1.细菌的变异现象 2.细菌的遗传物质有哪些?特点与功能 3.细菌基因转移的方式有哪几种?耐药性质粒可经哪些方式传递? 4.细菌的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5.噬菌体感染细菌后有哪两种后果? 6.解释:溶原状态、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毒性噬菌体、R质粒、F质粒、S-R变异,H-O变异、BCG 1.掌握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适用对象 2.湿热与干热消毒灭菌法的比较 3.紫外线的杀菌机理和特点,使用对象 4.间歇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气灭菌法 5.影响消毒灭菌的因素 1.细菌感染的来源,机会感染和机会性致病菌、医院感染、垂直传播、水平传播 2.细菌感染的类型(全身) 3.LD50、类毒素、抗毒素 4.何谓细菌的侵袭力,包括哪些因素? 5.比较内毒素和外毒素的有哪些不同? 6.写出4种医学上重要的细菌外毒素(破伤风、白喉外毒素、霍乱肠毒素、肉毒毒素)及其致病机理和引起的临床症状 7.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内毒素的检测方法 1.固有免疫的构成因素 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3.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的防治 4.急性感染(胞外菌)、慢性感染(胞内菌)、外毒素血症的免疫特征 5.哪些细菌属于细胞内寄生菌 1.病原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哪些毒素和酶类,引起何种疾病?SPA 2.链球菌属的分类、致病性;抗O试验原理及意义,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性。 M蛋白 3.肺炎球菌的形态培养特性,与甲型链球菌的区别,致病性 4.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 1.肠杆菌科的共性 2.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性及分类(ETEC、EPEC、EIEC、EHEC、EAEC) 3.志贺菌属分型及致病性 4.沙门氏菌属有哪几种抗原?特性及意义;沙门氏菌属细菌所致疾病及免疫性;分离鉴定程序,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肥达氏反应的原理及结果分析 5.霍乱弧菌的抗原构造与分型,致病性 6.副溶血性弧菌、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 1.简述厌氧芽胞梭菌属包括哪些细菌,引起何种疾病?破伤风梭菌的感染途径、致病条件、致病机理、特异性防治。 2.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及厌氧菌感染中最常见的细菌 1.立克次体的共同特性 2.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引起何种疾病?传播媒介? 3.外斐氏反应 1.衣原体与病毒的不同点有哪些? 2.简述衣原体的发育周期 (原体、始体) 4.沙眼衣原体引起哪些疾病、传播途径。 5.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的致病性 第二十一章 流感病毒 结构特征、分型和分亚型的依据、常发生大流行的原因、致病特点与防治原则 流感病毒的分离及鉴定的基本程序 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特异性防治、 SSPE的概念 副流感病毒、RSV、冠状病毒及SARS冠状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的致病性 第二十二章 肠道病毒的共性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分型、致病及特异性防治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V70、EV71、轮状病毒的致病性 思考: 引起成人或婴幼儿胃肠炎的病毒有那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那些? 第二十三章 5 种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特点 HBV和HCV的形态、结构特征、抗原抗体检测指标及意义、防治措施 第二十四章 虫媒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储存宿主、所致疾病及特异性防治 登革病毒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 出血热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病性 第二十五章 人类疱疹病毒(HHV)的种类及其所致的主要疾病 HHV共同特点:(双股线形DNA;大多数能在2倍体细胞内复制,产生明显的CPE;感染类型多样化) HHV 可引起的感染类型(举例说明) 第二十六章 逆转录病毒的特性 HIV的致病性(传播途径、致病机理及临床分期) HIV包膜糖蛋白在HIV致病方面的作用 HIV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 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的传播途径、所致疾病 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 狂犬病毒形态 野毒株、固定毒株、内基小体(Negri body)的概念 狂犬病毒致病特点 被可疑犬咬伤后应采取何种措施预防狂犬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及致病性 朊粒的结构特点与致病性 第二十九——第三十一章 29章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真菌的培养特性与菌落类型: 30章 浅部感染真菌的种类及其所致疾病 31章 深部感染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