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商品名称、品牌、包装与消费心理.ppt

发布:2017-05-30约3.21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包装与消费心理 五、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 (一)按照消费习惯和实用需求心理设计包装 1.廉价包装 2.份量包装 3.配套包装 4.类似包装 5 . 方便包装 消费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按照消费者消费水平设计包装 1.等级包装 2.纪念包装 3.礼品包装 4.附赠品包装 5.复用包装 消费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八章 商品名称、品牌、包装与消费心理 1、掌握商品包装和商标的心理功能 2、了解商品包装和设计的心理策略 3、掌握一定的营销沟通的技巧,具有一定的与顾客打交道的技能 4、具有一定的商标保护的意识,并具有一定的商品命名的知识与能力。 第一节 商品名称与消费心理 企业赋予给商品的文字称号,就叫做商品名称。 它能够概括地反映商品的用途、性能或特点等,是消费者识别商品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商品名称的心理功能 1.反映特性---‘乌发宝’、‘热得快’、‘清开灵’ 2.便于记忆---奔驰、宝马、苹果手机 3.引人注意---海底捞、狗不理包子 4.启发联想---佛跳墙、红烧狮子头 二、商品命名的心理因素 命名:选定恰当的语言文字,概括的反映商品的形状、性能、用途等特点。 (一)商品命名的要求 名实相符,如 “三九胃泰” 便于记忆, 最好不要超过五个字 引人注意、独特、新颖,如“狗不理包子” 引发联想,如“喜临门”、“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避免禁忌 二、商品命名的心理策略 (二)商品命名的方法 1、根据商品的主要效用命名(功能法) 化妆品、药品多见,如相宜本草防晒霜,胃必治。 2、根据地名命名法 “茅台酒”“北京烤鸭”“龙井茶”表现当地独特的原料或历史的悠久。 3、根据人名命名 “中山装”“吴良才眼镜”“东坡肉”“张小泉剪刀”“王老吉凉茶” 4、根据商品的外形命名(象形法) 多用于食品、工艺品。“猫耳朵”“漫天星”“燕尾服”、佛手酥、 5、根据商品的主要成分命名(自然法) 食品、药品、化妆品多用,如鲜橙多、蜂王浆、五粮液、羽绒服等 6、根据吉祥物或美好事物命名 “龙凤水饺”“凤凰牌自行车” 7、根据商品的外文译音命名 “可口可乐” “咖啡” 8、根据商品的色彩命名 “白加黑感冒片”、“卡其包” 9、以制作方法命名 “烧饼”、“烤肠”、坛子鸡、二锅头 资料链接 “雀巢”与“鸟巢” 雀巢标志 二、商品命名的心理因素 (三)商品命名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故弄玄虚。 2、已有知名度时不要轻易改名。 3、忌用洋名包装商品。 第二节 商标与消费心理 商标:生产者或销售者在商品上采用能区别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标记。 一般是文字、字母、数字、图形或综合来表示。 在品牌的构成要素中,通常把可读的称谓部分(包括单词、字母和数字)叫品牌名称;把不可读的非称谓部分叫品牌标识 组成部分: 品牌名、品牌标志、商标 例: 品牌名:旺旺 品牌标志: 商标: 商徽: 思考:品牌与商标的关系? (二)商标的心理功能 1.识别商品 2.强化印象 3.传播促销 4.专权保护 5.监督质量  消费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商标设计的心理要求 1.个性鲜明,富于特色 2.造型优美,文字简洁 3.具有时代气息 4.体现商品特性 5.遵重风俗习惯。 ?? 消费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