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课件: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摄像机 数码摄像机 显微镜 透镜的应用实例 双筒望远镜 数码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哈勃天文望远镜 一、凸透镜: 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 凸透镜的特点: 中央厚,边缘薄。 A B C C1 C2 主光轴 光心(O) 凸透镜的光轴和光心: 实验探究:凸透镜的光学性质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焦点 焦点 F F f f 焦距 焦距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物 几个概念 F F u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v 2f 2f 像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所成的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2f表示两倍的焦距 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成像的性质 应用 像距 正立或 倒立 放大或 缩小 实像或 虚像 u>2f u=2f 2fuf u=f u<f 2fvf v=2f v2f 不成像 物像同侧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摄像机 测焦距 幻灯机、放映机 倒立 倒立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虚像 放大 正立 放大镜 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 物近像远大;虚像在同侧,正立且放大。 物象:我(物)进敌(像)退,我(物)退敌(像)进 很难记,怎么办?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C1 C2 主光轴 光心(O) F F 实验探究: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虚焦点 虚焦点 f f 焦距 焦距 1、一凸透镜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则物体成像情况是( )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D.一定能用光屏承接像。 B 练习 2、某校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小了点,应怎样调节( ) A.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B.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C.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D.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B 3、如下图所示的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在蜡烛从P点左侧向F点靠近的过程中,调节光屏的位置,能观察到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蜡烛移动到F点与O点之间时,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实像,这时,怎样观察烛焰的虚像?说出你观察的方法:______. 变大 参考答案:在原来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烛焰,可以看到比烛焰位置远的正立、放大的烛焰的虚像。 4.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B 5、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9 cm C、一定在10cm到8cm之间 D、一定在9cm到10cm之间 D 6.如下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A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7.如下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 cm处,则( )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 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表格中. 请分析以上数据,把得出的结论写出两条填在横线上. (1) . 。 。 (2) . 。 。 凸透镜 的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