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复习课 课件(共27张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复习课 第20-22页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相对变化叫机械运动。 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可把机械运动分为: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微观世界的运动: 物质是由大量-------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的运动。 分子 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 3、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组成的,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原子核是由---------------------组成的。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质子和中子 1、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地球绕着太阳转 B.大城市里滚滚的车流 C.桂花香分子在空气中运动 D.地震形成的滑坡 C 随堂练: 第24页 1、参照物 2、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在这两句歌词中,分别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来表示什么物体的运动? 前者以青山为参照物来表示竹排的运动;后者以竹排为参照物来表示青山的运动。 随堂练: 3、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门 随堂练: C 第25-26页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 1、可以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 2、可以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 4、下图情形中,哪个运动员运动的快,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随堂练: 第26页 1、速度的定义: 2、计算公式: 3、单位: 4、意义: 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路程与时间的比叫物体运动的速度。 v = s t 米/秒,千米/时, 1m/s= 3.6km/h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5、右图是什么标志牌? 随堂练: 是设立在公路边的限速标志牌,它表示经过该路段的车速不允许超过40km/h。 40km/h相当于每秒行驶多少米? 11m/s 第27页 速度的测量 1、速度的测量原理: 2、速度的测量仪器: 3、实验记录表格: 刻度尺和停表 时间/s 路程/cm 速度(cm/s) 2 4 6 8 10 10 20 30 40 50 5 5 5 5 5 s/cm t/s 40 30 20 10 0 2 4 6 8 10 作出气泡的路程-时间(s-t)图像 总结气泡运动的规律: 气泡在上升了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比,运动速度可以看作是________的。 正 不变 t/s 2 4 6 8 10 v/(cm/s) 2 4 6 8 作出气泡的速度-时间(v-t)图像 第28页 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 2、特点: 在任意相等的路程内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 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有些情况可以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 滑冰时停止用力后的一段滑行; 自动扶梯; 平直路面(铁轨)上车辆匀速运行. 路程—时间图象( s – t 图像) t/s s/m 5 10 15 20 0 25 100 50 甲 乙 V甲=4m/s V乙=6m/s t/s v/m·s-1 5 10 15 20 0 25 10 5 甲 乙 v-t 图像 V甲=4m/s V乙=6m/s 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是定值,与路程、时间____关。 无 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计算公式: t s v = 第29页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改变的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2、特点: 1、定义: 我们用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t s V = v/m·s-1 0 t/s s/m 0 t/s 平均速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