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梁板结构设计方法(塑性理论1).ppt

发布:2025-04-08约4.8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塑性铰线的概念及其位置的确定方法*负塑性铰线沿固定边界产生*塑性铰线出现在弯矩最大处负塑性铰线正塑性铰线1)对称结构具有对称的塑性铰线分布;2)正弯矩部位出现正塑性铰线,负塑性铰线则出现在负弯矩区域;3)塑性铰线应满足转动要求。每条塑性铰线都是两相邻刚性板块的公共边界,应能随两相邻板块一起转动,因而塑性铰线必须通过相邻板块转动轴的交点;4)塑性铰线的数量应使整块板成为一个几何可变体系。塑性铰线的概念及其位置的确定方法4.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4.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塑性铰线法的假定*板即将破坏时,塑性铰线发生在弯矩最大处;*分布荷载下,塑性铰线是直线;*节板为刚性板,板的变形集中在塑性铰线上;*在所有可能的破坏图示中,必有一个是最危险的,其极限荷载最小;*塑性铰线上只有一定值的极限弯矩,没有其它内力。4.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双向板的极限荷载(以四边固定板为例)假定双向板的破坏图示01发生虚位移?02虚功原理求极限荷载034.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l01/2l01l02?M1uM2uM1uIIM1uIM2uIM2uIIl02l0145o双向板的极限荷载(以四边固定板为例)pu=极限荷载(均布)4.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M1uM2uM1uIIM1uIM2uIM2uIIl02l0145o45omum2u/2m1u/245o1双向板的极限荷载(以四边固定板为例)45o斜向塑性铰线上单位长度截面的受弯承载力4.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l01/22?/l012?/l01l01/2l01/2??2?/l01l01/2??/l012?/l01M1uM2uM1uIIM1uIM2uIM2uIIl02l0145oIIIIIIIIIIII双向板的极限荷载(以四边固定板为例)内力所做的功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01双向板的极限荷载(以四边固定板为例)0201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02双向板的极限荷载(以四边固定板为例)塑性铰线的角度不确定时(设为?)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01单块板的内力计算(以四边固定板为例)02一个方程求多个参数?03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单块板的内力计算(以四边固定板为例)4.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内力计算----塑性铰线法单块板的内力计算(以四边固定板为例)取值时考虑和弹性方法求出的?相似,宜取?=1/n2节约钢材和配筋方便,宜取?=1.5~2.5,通常取?=2不同支承条件下的双向板,只要按实际情况,带入不同的M1I、M1II、M2I、M2II后,即可求出m1第九章混凝土平面楼盖第九章混凝土平面楼盖(1)弹性理论不能反映材料的实际工作状况;(2)按内力包络图进行配筋,钢筋配置过多;(3)弹性理论计算的支座弯矩较大,使得支座配筋过多,施工不便;(4)确定计算简图后各截面内力分布规律不变化;问题的提出1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塑性铰PAsbhM??y?MMyMu0?u塑性铰的转动能力MyMu?y?u-?ylp塑性铰与理想铰的区别能承受一定的弯矩,近似等于极限弯矩;仅能单向转动;有一定长度区域;转动能力有一定限度。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及内力重分布的概念l0l01F11F1l0/2l0/2ABAMBuM1M1F2l0/4F2l0/4F2F2AABF1+F2AABF1+F2MBuM1u=M1+F2l0/4+=内力重分布的概念:弹性分析时,随着F的变化,MB/M1=常量;塑性分析时随着F的变化,MB/M1不断变化,内力在支座和跨中之间不断重新分配。两点结论*对钢筋混凝土静定结构,塑性铰出现即导致结构破坏;对超静定结构,只有当结构上出现足够数量的塑性铰,使结构成为几何可变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