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植物学叶.ppt

发布:2019-02-18约3.06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植物学 第六章 第六章 叶 一、叶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二、叶的发生及生长 三、叶的结构 四、叶的衰老和脱落 五、叶的变态 一、叶的组成: 叶片:扁平,绿色,光合作用。 叶柄:连接茎与叶片的结构部分,是茎叶间物质运输的 通道, 能调节叶片的位置与方向。 托叶:叶柄基部的一对附属物,形状多样,有绿色片状 (光合)、刺状(保护)、鞘状裹茎(保护腋芽) 等。 不完全叶 (二)叶柄的结构 叶柄的横切面常呈半月形,或圆形、三角形 叶柄的结构与幼茎大致相似,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三部分组成 落叶植物:当寒冷或干旱季节到来时,叶全部从 植物体上脱落下 来的植物。 常绿植物:当植物体上的老叶脱落时,新叶已发生 并生长,使植物体终年有绿叶的植物。 ⑶叶脉: 叶脉平行排列,中脉明显粗大。结构组成如下: 维管束鞘:2种类型 木质部 韧皮部 有限维管束 厚壁组织:机械支持作用 C3植物:水稻、小麦、大豆 C3植物:维管束鞘有两层,外层较大的薄壁细胞,含叶绿体较少;内层较小的厚壁细胞,不含叶绿体,光合效能较低。 C4植物:维管束鞘仅一层较大的薄壁细胞,内含较多大叶绿体,与周围叶肉细胞形成“花环”状结构,可以将叶肉细胞中四碳化合物释放出的CO2固定还原,提高光合效能 低光效植物 C4植物:玉米、甘蔗、高粱等 高光效植物 (二)叶鞘、叶舌和叶耳 叶鞘表皮中无泡状细胞,气孔较少,含叶绿体的同化组织,其细胞壁不形成内褶。大小维管束相间排列,分布部位近背面,叶舌、叶耳的结构简化,常常只有几层细胞的厚度。 (三)裸子植物叶的结构: 1、表皮:表皮细胞壁较厚,角质层发达,气孔内陷。 2、下表皮:在表皮下方,为一至数层木质化的厚壁组织。 能防止水分蒸发等。 3、叶肉: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向内凹陷,扩大光合面积。叶 内具若干树脂道,在叶肉内方与明显的内皮层。 4、维管束:维管组织两束,居叶的中央。 松叶部分横切面 1.表皮; 2.下皮层; 3.气孔; 4.转输组织; 5.韧皮部; 6.木质部; 7.内皮层; 8.上皮细胞; 9.树脂道 第四节 叶的衰老和脱落 * * 叶 四个问题 第一节 叶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完全叶 完全叶:叶片、叶柄和托叶都具有的叶称为完全叶。 不完全叶:叶片、叶柄和托叶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称为不完全叶。 1、叶片 一般扁平、绿色 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形状多样 叶尖 叶缘 叶基 叶脉 叶的大小和形状因植物而异;但分类地位相近的植物常相似。 披针形 卵形 心形 盾形 戟形 叶形 全缘 齿缘 波状缘 叶裂 叶缘 平行脉 羽状脉 掌状脉 弧形脉 叶脉 2、叶柄 叶柄长短不一,有些植物无叶柄 连接叶片与茎之间的轴,其中有维管束,是茎和叶片之间水分和物质输导的通道。 叶序 互生 对生 轮生 簇生 叶镶嵌:叶在茎上的排列,不论是那一种叶序,相邻两节的叶,总是不相重叠,它们总是利用叶柄长短变化或以一定的角度彼此相互错开排列,结果使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不重叠的现象。 叶鞘:叶片基部延伸成鞘状裹茎,加强支持、保护腋芽和茎的居 间生长。 叶颈:也称叶颈或叶枕,是叶片与叶鞘的连接处的外侧有色泽稍 淡的带状结构,有弹性和延伸性,调节叶片的位置与方向。 叶舌:是叶环处一向上突起的膜状物,使叶片向外伸展,防止病菌与昆虫进入叶鞘。 叶耳:叶舌两侧向外延伸的突起物,常有毛。 3、托叶 生在叶柄与茎相连接处的两侧,通常较细小成对存在 许多植物幼叶时期有托叶,叶成熟后托叶脱落。 托叶脱落后在叶柄基部留下的痕迹叫托叶痕。 叶可分为单叶和复叶。 二、叶的生理功能 1、光合作用 植物在光照下,通过光合色素和有关酶类的活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形式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一、叶的发生 开始于茎尖生长维基部的叶原基。 二、叶的生长 1、叶原基的生长: 顶端生长 边缘生长 居间生长 2、叶内组织的分化 原分生组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