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选择.ppt

发布:2017-05-29约6.26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人DDH 外科治则 治疗总则 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治疗措施 成人DDH 外科治疗的选择 早期阶段: 重建性骨盆截骨术 重建性骨盆截骨术 Sutherland 截骨术: 髋臼上缘和耻骨体处截骨。截骨后骨块较大,附着的肌肉多,改善股骨头覆盖有限,年轻病人仍可获得好的效果。 2. 骨盆三联截骨术 (1)Steel 三联截骨术 (2)T?nnis 三联截骨术 (2)T?nnis 三联截骨术 效果评价: 3.髋臼周围截骨术 截断坐骨上支前端、耻骨上支及髋臼周围,将 髋臼向外旋转至髋臼对股骨头的充分覆盖。 重建性骨盆截骨术 最早由 Wagner和Eppright 设计 重建性骨盆截骨术 表面肌电图检查臀中肌收缩 髋臼的重建方法 III. 真臼位加深髋臼/髋臼内侧壁截骨(MWO)后, ≥48mm 髋关节发育不良晚期阶段的外科治疗 手术适应证 成人DDH解剖特点的影响 DDH的髋关节解剖结构变形,表面置换术有特殊的要求: 避免术中准备股骨截骨时造成股骨颈的切迹 避免安装的股骨头杯缘切割股骨颈皮质骨 为矫正股骨颈前倾角 可加行股骨旋转截骨术 全髋表面置换术后结果文献评价 CASE 1 CASE 2 F/43Y CASE 3 /30Y 总 结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外科治疗,应结合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外科治疗措 施进行干预,最终的治疗目标是: 髋外展功能的重建 DDH 臀中肌挛缩,可以通过将股骨大转子下移,重建髋外展功能 髋臼 非骨水泥型 植骨量大时可选骨水泥型 股骨 非骨水泥型 骨水泥型 假体选择及固定方法 随访85例98髋3-8年,平均5年。 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功能满意均可独立步行活动 Harris评分为89.3无假体松动和翻修病例 人工髋臼的平均外展角44° 宿主骨对臼杯的平均覆盖率为96.6% 金属臼杯与宿主髋臼之间未见透光线 两例骨水泥股骨柄在1区出现了透光线, 骨水泥套连续性完好, 假体柄无松动下沉 临床结果 大转子骨不愈合 1例 X线结果 CASE 1 半脱位 F/35 -9° 45° -35° 髋臼覆盖率92% 低位脱位 半脱位 CASE 2 双侧DDH F 43° 30° 髋臼覆盖率97.2% 髋臼覆盖率100% CASE 3 高位脱位 PO 8Y 42° 髋臼覆盖率96.7% 2.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置换髋臼和股骨头的表面 保留臼与头的大部分软骨下骨 不侵及股骨颈和股骨髓腔 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环境 最少截骨,保存骨量,翻修容易THA 符合力学模式,避免股骨近端应力遮挡 大直径的股骨头,运动范围比传统THA大 脱位风险最小,稳定性增强 感染的几率下降 早期康复 特点 DDH伴有骨关节炎,Crowe I和II期; 股骨髓腔太小而不能植入常规全髋关 节置换的最小股骨柄假体 Legg-Calve-Perthes 病后遗DDH及骨 关节炎。 严重的DDH 股骨侧骨质疏松严重 对金属离子超敏以及肾功能损害严重 伴有范围广泛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手术禁忌证 股骨颈切迹 股骨近段截骨矫正股骨颈前倾角 术前模板测量: 确定假体型号及安装位置 股骨颈中心轴线的定位: 中心轴定位器 导航系统辅助 股骨头切骨准备 避免 关节表面置换术:要求熟练的操作技术 髋臼杯—真臼位置安装技术 股骨头假体安装技术 Birmingham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BHR) : Simth Nephew (MMT) Conseve plus : Wright Durom TM : Zimmer 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的选择 92 25 4.7 Amstutz(2005)﹡ 52 38 52.1 48 48.3 年龄 99.67 307 6月-7年 Yoo (2005) 100 36 4年 华西医院 99.14 230 3(25-52月) Shimmin (2005) 97 400 3.5(2-6) Amstutz (2004) 99.8 446 3.3(1-8) McMinn (2004) 成功率(%) 病例(髋) 随访(年) 作 者 ﹡ DDH F/59Y 144° 38° 140° 142° 50° 42° 40° 138° 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恢复演示 DDH晚期患者,应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效果优于传统的THA 长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小结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裴福兴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 手术选择 髋关节发育不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