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医科大学病理学损伤修复.ppt

发布:2017-05-31约2.26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 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一、萎缩(atrophy) (一)概念 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二)分类 生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 1.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3.失用性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三)病理变化 光镜:细胞小,数量减少,脂褐素沉积  肉眼: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 或呈褐色。 (二)类型 生理性肥大 病理性肥大 代偿性肥大(功能性肥大) 功能负荷增加 内分泌性肥大(激素性肥大) 内分泌激素 损伤因子的类型、强度和持续时间 细胞最易受损部分为细胞膜 ATP耗竭 细胞内钙超载 自由基作用 三、可逆性损伤 变性(degeneration) 指细胞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 (一)细胞水肿(hydropic degeneration) 原因、机制 病理变化: 光镜: 肉眼: (二) 脂肪变(fatty degeneration) 非脂肪细胞的胞质内中性脂肪异常蓄积 5.病理性色素沉着 色素在细胞内、外的异常蓄积。 含铁血黄素 脂褐素 黑色素 胆红素 6.病理性钙化 (1)细胞核的改变 核固缩 核碎裂 核溶解 (2)细胞质的改变 (3)间质的改变 (2)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on necrosis) (4)坏疽(gangrene) 概念: 继发伴有腐败菌感染的较大块组织坏死 类型: 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 气性坏疽 (二)凋亡 (apoptosis) 一般认为是在生理性或病理性条件下, 细胞受基因的调控而发生的细胞死亡。是一种与坏死不同的细胞死亡形式,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一、形态特征 1.光镜 嗜酸小体 电镜 凋亡小体是重要形态学标志 与坏死的主要区别 周围组织无炎症反应 (5)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crosis) 发生在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壁的一种坏死 镜下:呈细丝状、颗粒状或小块状红染的无结构物质。 3.坏死的结局 (1)溶解 吸收 (2)分离排除:糜烂,溃疡 空洞 (3)机化 (4)包裹 钙化 * * 适应 细胞及其组成的组织、器官对外源性和内源性刺激而产生的代谢、结构和功能上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形态学类型:萎缩 肥大 增生 化生 二、肥大(hypertrophy) (一)概念 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三、增生(hyperplasia) 概念: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生理性增生 病理性增生 内分泌性增生 代偿性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 (一)概念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 (二)类型 鳞状上皮化生(鳞化) 肠上皮化生(肠化) 柱状上皮化生—Barrett食管 间叶组织化生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 外部因素: 1.缺血、缺氧 2.物理因素 3.化学因素 4.生物因素 内部因素: 1.免疫因素 2.神经内分泌因素 其他:社会心理因素 二、细胞和组织损伤的机制 1.肝脂肪变 病因及发病: 病变: 光镜 大体:大 黄 油 软 2.心肌脂肪变—虎斑心 3. 玻璃样变(透明样变) (hyaline degeneration) 概念: 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HE:均质、半透明、红染的小滴、颗粒或条索。 类型: (1)?细胞内玻璃样变 (2)?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3) 血管壁玻璃样变 4. 粘液样变(mucoid degeneration) 指间质内有粘多糖(透明质酸等)和蛋白质的蓄积。 部位:结缔组织间质内及肿瘤间质 病变: 镜下—间质稀疏,星芒状的细胞散在于淡蓝色粘液样基质中。 在骨和牙之外的组织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