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ppt

发布:2025-04-04约2.7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12逻辑结构设计的步骤联系向模式转化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模式的属性和码一般地,实体均可转化为关系模式7.4.1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1:1联系的转化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与该联系相关的实体的码及其本身的属性均转化为关系的属性R1(k,a),R2(h,b),R3(k,h,s)与某一端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则在关系中加入另一关系的码和联系的属性R1(k,a,h,s),R2(h,b)KaE1rE2hbs病人入住病床病号姓名性别病因床号长度高度111:1联系转化例理论上,1:1联系可以向任意一方合并,但是但在一些情况下,与不同的关系模式合并效率会大不一样。因此究竟应该与哪端的关系模式合并需要依应用的具体情况而定。由于连接操作是最费时的操作,所以一般应以尽量减少连接操作为目标。01例如:上例中,如何经常要查询某病人的入院时间(用于结账),若将联系并入病床方显然会降低效率。021:1联系转化中存在的问题1:n联系的转化转化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的码与n端的关系模式合并 R1(k,a),R2(h,b,k,s)KaE1rE2hbs1n1:n联系转化例学生属于班级学号姓名性别出生班号班名人数职务n1m:n联系的转化直接转化为一个关系,包括与联系相关的实体的码以及本身的属性R(k,h,s)KaE1rE2hbsmn学生选秀课程学号姓名性别出生课号课名学分nmm:n联系转化例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包含了相关实体的码及其自身的属性多元联系的转化教师课程班级教授01班级(班号,班名,人数)02班主任(班号,姓名,性别)例如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以合并课本第223页01提问02得到初步数据模型后,还应该适当地修改、调整数据模型的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这就是数据模型的优化1关系数据模型的优化通常以规范化理论为指导27.4.2数据模型的优化确定函数依赖关系01消除冗余02确定范式03对于不满足要求的范式进行分解一般要求第三范式04对关系模式进行必要的分解,提高数据操作的效率和存储空间的利用率(??)05数据模型优化的步骤例:在关系模式提问学生成绩单(学号,英语,数学,语文,平均成绩)中存在下列函数依赖:学号→英语学号→数学学号→语文学号→平均成绩(英语,数学,语文)→平均成绩定义用户外模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使用更符合用户习惯的别名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View,以满足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简化用户对系统的使用7.4.3设计用户子模式(视图)为一般顾客建立视图:产品1(产品号,产品名,规格,单价)为产品销售部门建立视图:产品2(产品号,产品名,规格,单价,车间,生产负责人)顾客视图中只包含允许顾客查询的属性销售部门视图中只包含允许销售部门查询的属性生产部门则可以查询全部产品数据可以防止用户访问不允许他们查询的数据,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例]关系模式产品(产品号,产品名,规格,单价,生产车间,生产负责人,产品成本,产品合格率,质量等级)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它依赖于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01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02数据库的物理设计7.5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对要运行的事务进行详细分析,获得选择物理设计所需参数充分了解所用RDBMS的内部特征,特别是系统提供的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结构的准备工作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数据库查询事务01查询的关系02查询条件所涉及的属性03连接条件所涉及的属性04查询的投影属性05选择物理数据库设计所需参数数据更新事务被更新的关系每个关系上的更新操作条件所涉及的属性修改操作要改变的属性值每个事务在各关系上运行的频率和性能要求选择物理数据库设计所需参数DBMS常用存取方法索引方法目前主要是B+树索引方法经典存取方法,使用最普遍聚簇(Cluster)方法HASH方法索引方法一定优于无索引的方法?7.5.2关系模式存取方法的选择如果一个(或一组)属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