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NA分子的结构学习课件.ppt

发布:2019-02-18约1.08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 *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经典场景 中关村DNA双螺旋结构“生命”雕塑,如今已被看作中关村的标志,受到各界好评。 DNA—不朽的双螺旋 DNA的结构特点 DNA的碱基配对规律 基本组成元素 基本组成物质 基本组成单位 DNA单链 DNA双链 一、回忆DNA的结构层次 C H O N P P P A —腺嘌呤 G —鸟嘌呤 C —胞嘧啶 T —胸腺嘧啶 脱氧核糖核苷酸 P P P P P H H H H 沃森、克里克 DNA之父 X衍射技术是用X光透过物质的结晶体,使其在照片底片上衍射出晶体图案的技术。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推测晶体的分子排列。 1951年,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拍摄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 沃森从图上推断DNA的结构是一个规则的螺旋体,他和克里克便打定主意要采用模型构建法,用纸和铁丝制作一个DNA模型。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内、碱基排在外 G A T C G C C A T C G C A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在内部,且同型碱基配对。 A与A配对, T与T配对, C与C配对, G与G配对. A T C G A T C G G G A A 1952年,查哥夫提出: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G的量总是等于C的量。推测:长的腺嘌呤A和短的胸腺嘧啶T配对,长的鸟嘌呤G和短的胞嘧啶C配对。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G C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T A A T C G A T G C 碱基互补配对模型 氢键 (1)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的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总结:DNA的结构特点 A C A G T C A T T G A A T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①多样性: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一个最短的DNA分子也有4000个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4000种。 ②特异性:特定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不同的生物,碱基对的数目可能不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肯定不同。 ③稳定性: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二、DNA的特性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