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护理与预防措施.pptx
结核病的护理与预防措施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需要专业的护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次讲解将全面介绍结核病的护理与预防策略。作者:
目录结核病概述定义、传播方式与流行病学症状与诊断常见症状与各类诊断方法治疗与护理药物治疗、护理措施与生活指导预防与控制预防接种、筛查与公共卫生政策
结核病概述定义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影响范围主要侵犯肺部,也可影响其他器官系统历史背景曾被称为白色瘟疫,有数千年历史
结核病的传播方式空气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飞沫核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释放含菌飞沫核密切接触长期与患者共处一室增加感染风险
全球结核病流行情况1000万年新发病例2023年全球估计新发结核病例150万年死亡人数结核病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30个高负担国家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数量
中国结核病流行现状
高危人群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结核病发病风险增加20-30倍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结核病发病风险增加2-3倍吸烟者肺部防御功能下降,发病风险增加营养不良者免疫力下降,更易感染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
结核病的常见症状持续咳嗽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常伴有痰液咳血痰中带血丝或明显咯血,提示病情较严重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可能与胸膜炎有关体重减轻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常见于晚期患者
结核病的其他症状发热多为低热,下午或晚上体温升高夜间盗汗睡眠时出现大量出汗,醒来后衣被湿透疲劳持续性疲劳感,活动耐力下降食欲不振食欲明显下降,可伴有恶心感
结核病的诊断方法痰涂片检查直接检测痰液中的结核杆菌,简便快速胸部X光检查发现肺部病变,初步筛查结核病的常用方法结核菌培养金标准诊断方法,但需要较长时间分子生物学检测PCR等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高
新型诊断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结核菌及其耐药性,可在2小时内完成。准确率高达95%以上,大大缩短诊断时间。人工智能辅助诊断AI算法分析胸片图像,提高早期病变检出率。特别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降低漏诊率。液体培养系统比传统固体培养敏感度高,培养时间缩短。可用于结核菌的快速检测与药敏试验。
结核病治疗原则治愈目标彻底杀灭体内结核菌,防止复发联合用药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防止耐药足够疗程标准疗程至少6个月,不可提前停药全程督导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提高依从性
常用抗结核药物药物名称主要作用常见副作用异烟肼(INH)杀菌作用强肝损伤、周围神经炎利福平(RIF)杀灭休眠菌肝损伤、体液橙红色吡嗪酰胺(PZA)杀灭酸性环境中细菌肝损伤、高尿酸血症乙胺丁醇(EMB)抑菌作用视神经炎、色觉异常
耐多药结核病治疗定义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的结核病诊断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与传统药敏试验相结合治疗难点疗程长达20-24个月,药物副作用多,治愈率低药物选择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至少4-5种有效药物组合
治疗期间的监测初始阶段(2个月)每月痰检、肝功能、视力和听力检查继续阶段(4个月)每2-3个月痰检、定期肝功能监测完成治疗后至少随访2年,每半年胸片复查特殊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评估,必要时调整方案
结核病护理的总体目标控制传染源隔离管理与正确处理痰液全面照护生理、心理、社会支持治疗管理督导服药与观察反应健康教育提高知识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
隔离措施传染期住院隔离连续三次痰检阴性前应住院隔离家庭隔离条件独立居室、良好通风、正确处理痰液个人防护患者外出必须佩戴口罩,减少社交活动
环境控制自然通风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机械通风可使用排风扇增强空气流通,方向应为室内到室外日光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应让阳光充分照射室内紫外线消毒可使用紫外线灯在无人情况下定期消毒空气
咳嗽礼仪教育佩戴口罩有传染性期间必须佩戴医用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使用纸巾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用后放入专用垃圾袋肘部遮挡无纸巾时可用肘部内侧遮挡,避免用手直接遮挡手部卫生咳嗽后立即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避免交叉感染
痰液处理使用专用容器痰液应收集在带盖的专用痰杯中消毒处理痰液中加入等量5%的漂白液进行消毒安全处置消毒后的痰液可倒入马桶冲走容器清洁痰杯应每日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痰杯
营养支持结核病患者需要均衡营养,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充足能量的食物。良好营养可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心理护理焦虑管理认知行为疗法,呼吸放松技巧,循序渐进的信息提供社会支持家庭教育,患者支持小组,社区资源链接预防抑郁早期识别抑郁症状,必要时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应对歧视公众教育,减少误解,建立自信心
用药指导固定时间服药每日同一时间服药,建立规律习惯空腹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提高药物吸收完整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必须完成全程治疗,通常为6-9个月不可漏服漏服药物会增加治疗失败和耐药风险
副作用观察与处理副作用可能原因处理原则皮疹瘙痒药物过敏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