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南京商品住宅成交情况简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年6月南京商品住宅成交情况简报
一、6月份商品住宅成交分析
1、上市剧减,销售超预期稳步上升。根据对南京网上房地产的数据统计,2008年6月份,全市商品住宅上市5560套,较5月份环比减少1819套,降幅24.6%,成交4668套,较5月份环比增长313套,增幅7.2%,供求比由5月份的1.7降为1.2。由于5月份的市场表现明显低于各方预期,加之6月份是旺季向淡季转化的一个月,市场普遍对6月份的预期普遍较悲观。正所谓,“弱市市场,利空会被夸大”,当然,这也是市场普遍缺乏信心所致。但是很多人忽视了一点,或者说是对淡旺季的认识尚存在偏差,根据往年经验,6月份和11月份一般才是成交的高峰,而不是脑海里固有的5月份和10月份。因此,6月份超预期的增长,既是历史规律的重复,同时也为市场注入了强心剂,有助于各方冷静地看待当前的市场情况。从一个侧面来说,由于刚性需求的存在和改善居住条件需求在降价后的试探出击,市场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差,根本没有必要莫名其妙地夸大所谓的利空。还有一点可喜的是,开发商在6月份主动放缓了供应节奏,这种主动调整缓和了当前的供求关系,也说明当前开发商仍然具有主动调整的意识和能力,只要有意识、有能力,市场就不会象大家想象的那么坏。
?2、中小户型稳居销售榜首,大小三房户型逆转。回顾历月走势,80-100㎡的二房户型始终是市场需求的热点,约占总量的1/3,100-120㎡的小三房(大二房)户型和120-140㎡的大三房户型所占比例一般各在15-20%左右,这基本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户型结构。但是从实际供应的户型配比来看,120-140㎡的大三房一般占40-50%左右,80-100㎡的二房一般占20-25%左右,100-120㎡的小三房(大二房)一般占10%左右。可以看出,供求双方在户型配比上明显存在偏差,大三房明显偏多,二房、小三房偏少。从市场表现来看,二房、小三房销售火爆,往往开盘当天售罄,积压滞销的都是大三房及更大的户型。当前弱市市场下以刚性需求为主,结婚、拆迁的刚性需求人群往往经济实力不足,偏好中小户型,户型结构的供求差距表现的更为明显。受制于90/70政策的项目,在户型定位上“上天如地”,小户型和超大户型的配比,更是与当前的需求结构格格不入,市场表现自然冷淡。从6月份来看,唯一的变化在于大小三房户型的逆转,即大三房成交上升,小三房成交下降,这更多的是来自于供应结构的原因,降价促销的更多是长期滞销的大三房户型,从而带动了成交。
3、个别板块出现破位趋势。6月份,万元楼盘的成交依然保持稳定,主要表现为老城和别墅项目的价格相对平稳;8000-10000元/㎡出现下降,6000-8000元/㎡出现上升,反映出城南、城北等板块个别楼盘的调价以及江宁销售的上升趋势;4000-5000元/㎡出现下降,4000元/㎡以下出现上升,说明江北的个别楼盘已经在下探4000元/㎡关口。总体来看,房价下调已经在价格结构上显露端倪。
4、仙林、城南、城北供应增加,城中、六合、城东、江宁成为销售热点。
6月份,仙林、城南、城北的上市量分别环比增长2060%、222%和27%,是全市 上市量出现增长的三个板块,其余板块均出现了下降;城中、六合、城东、江宁的成交量分别环比增长111%、105%、51%和37%,成为全市销售的热点板块。值得一提的是,存量最大的浦口,在5月份上市 量大幅下降42%的基础上,6月份上市量继续大幅下降38%,虽然成交量也下降了15%,但是下降幅度明显低于上市量,并且成交量超出当月上市量47个百分点,对于改善浦口的供求关系、降低竞争和消化 压力,对于改善全市的住宅销售形势,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江宁成交量的稳步增长,既来自于自身的潜力释放,同时也得益于大桥失火、江北交通瓶颈的积重难消,江北分流而来的客源使得江宁 受益。如何破解交通难题、留住客源,是江北必须要解决的燃眉之急。
5月份十大热销楼盘
插一页共10张板块的成交走势图。
二、1-6月份商品住宅累计成交分析
1-6月份,全市商品住宅可售房源总量62873套(不含溧水、高淳,下同),截止6月末,全市认购套数3310套,累计成交套数23316套(相比于2007年同期46051套,下降一半左右),认购成交总套数26626套,剩余可售套数36247套。成交总面积247.74万㎡,套均面积106.3㎡。按认购成交总套数计算,1-6月份整体消化率为42.3%,按6月份的消化速度,余房消化周期为7.8个月。
备注:消化率按1-5月份认购成交总套数计算,余房消化周期按5月份成交套数计算。
1、新三区继续保持供应和成交的主导地位。从房源总量来看,排名前三位的浦口、江宁、河西分别为18910套、13394套和9814套,分别占全市总量的31%、 21%和16%,累计占全市总量的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