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汽车行驶理论 汽车行驶理论(theory of automobile running)是一门在分析汽车行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汽车行驶原理、使用性能和行驶性能的学科。 通过研究,进一步分析影响汽车使用和行驶性能的各种因素,最大限度地从汽车构造、公路设计以及其它行车条件等方面发挥汽车的使用效益。 1)动力性能(dynamic force) 2)通过性(cross-country power) 3)制动性 (braking power) 4)行驶稳定性(running stability) 5)行驶平顺性(smooth running) 6)操纵稳定性(operating stability)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1.汽车行驶中的受力分析 (1)由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产生的路面摩擦力 。 (2)因路面凹凸不平而产生的力。 (3)由于路面结构而产生的力。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一、汽车行驶中的受力分析 (1) 直线上行驶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一、汽车行驶中的受力分析 (2)曲线上行驶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二、汽车的牵引力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二、汽车的牵引力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二、汽车的牵引力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二、汽车的牵引力 发动机曲轴扭矩Me—→离合器—→变速器iK—→传动轴—→主传动器i0—→车轮MK—→ Pt iK=ne/n1 i0=n1/nK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三、汽车的行驶阻力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三、汽车的行驶阻力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三、汽车的行驶阻力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三、汽车的行驶阻力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三、汽车的行驶阻力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三、汽车的行驶阻力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三、汽车的行驶阻力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三、汽车的行驶阻力 § 2.1 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三、汽车的行驶阻力 § 2.1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四、汽车的行驶条件 § 2.1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的行驶条件四、汽车的行驶条件 (3)提高汽车的运行效率,从三方面入手: 提高汽车牵引力; 提高路面与轮胎间的附着力; 减小行驶阻力。 § 2.2 汽车的动力特性 一、动力因素和动力特性图 § 2.2 汽车的动力特性 一、动力因素和动力特性图 § 2.2 汽车的动力特性 一、动力因素和动力特性图 ②动力特性图的运用: 1)求得汽车在某一道路条件下等速行驶的最大速度; 2)求算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求算汽车的爬坡性能。 ③动力因数D的海拔荷载修正系数: (因为海拔不在海平面;汽车不满载) ——海拔系数 G——满载时汽车的总重力 ——实际装载时汽车的总重力 § 2.2 汽车的动力特性 二、车速特性 1、临界速度Vk 与每一排挡的最大动力系数Dmax相应的速度。 2、汽车的最高速度: 指节流阀全开、满载(不带挂车)、在表面平整 坚实水平路段上作稳定行驶时的速度。 3、汽车的最小稳定速度 指满载(不带挂车)在路面平整坚实的水平路段上,以最低档行驶时的临界速度。 § 2.2 汽车的动力特性三、汽车的爬坡能力 1、定义: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时克服了其它行驶阻力后所能爬上的纵坡度。 2、最大爬坡度:指汽车在坚硬路面上用最低档作等速行驶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3、汽车的动力上坡:在上坡之前加速,让汽车利用上坡时的减速惯性力来提高爬坡能力,这种用惯性力克服坡度的方法即为动力上坡。 § 2.3 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汽车行驶的稳定性: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外部因素作用,而不发生侧滑、倾覆现象的能力。 按方向分: 纵向稳定性 \ 横向稳定性 丧失稳定的方式分:滑动稳定性 \ 倾覆稳定性 § 2.3 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 2.3 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一、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 § 2.3 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一、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 § 2.3 汽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