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原卷版).docx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平顶山市中招学科适应性测试试卷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u:64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笔墨纸砚的制作工艺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竹作笔杆 B.燃松制墨 C.捞浆压纸 D.雕石成砚
2.认识安全标志,有助于防范风险。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3.2024年5月,使用了钛等多种材料的嫦娥6号开启探月之旅。钛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其核电荷数22
C.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D.钛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电子上
4.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NaCl B.称量NaCl
C.量取H2O D.溶解NaCl
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按照混合物、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碘酒、高锰酸钾、铁锈 B.冰水共存物、氯化锌、干冰
C.生理盐水、碳酸钙、二氧化硫 D.天然气、氢氧化钠、二氧化锰
6.端午节家家挂艾草用于驱蚊辟邪,艾草中富含黄酮素(C15H10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酮素中含有氧分子 B.黄酮素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黄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黄酮素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
7.下列鉴别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 B.二氧化碳和氧气:伸入燃着的木条
C.羊毛线和尼龙绳:点燃后闻气味 D.浓盐酸和浓硫酸:用pH试纸测二者的pH
8.对下列事实或做法解释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会变得越低,越易燃烧
C.氢氧化钙溶液能导电——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D.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9.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溶解度相等
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
D.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
10.如图所示,使小气球鼓起来且一段时间后不能恢复到原大小,则固体和液体可能是①小苏打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③氧氧化钠和水,以上三组中符合要求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1.下列物质能在无色溶液中共存的是
A.H2SO4、KOH、Na2SO4 B.FeCl3、KNO3、NaCl
C.AgNO3、NaCl、HCl D.H2SO4、Na2SO4、KNO3
12.2024年4月,河南师范大学王键吉教授团队通过“人造树叶”实现了CO2的光催化转化。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B.在反应前后,“人造树叶”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C.生成物中的CO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又能产生燃料,并释放O2
13.下列图像与描述相符的是
A.向未经打磨的铝片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B.分别向等质量的大理石中滴加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D.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14.将12.2g硫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并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21.3g沉淀,则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A.2.3g B.4.6g C.5.4g D.6.9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既能供给动物呼吸,也能使食物变质的物质是______;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色素和除去臭味;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______(填“张青莲”或“屠呦呦”)。
16.水在化学实验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如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为______。
(2)图乙进行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17.我国家用燃料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