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供求关系如何影响外汇市场.docx

发布:2017-05-24约8.0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供求关系如何影响外汇市场供应和需求者两种力量影响着世界上的所有市场,外汇市场自然也不例外。供求关系对外汇市场的影响远大于政府对货币的操纵,即使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也是如此。当然,供求关系的改变会影响货币价值这一点是很好解释的,但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找出改变供求关系的因素。接下来看一看供求关系的基本要点。上面是一副典型的供求关系曲线图。从左到右向下倾斜的实线表示货币需求量,从左到右向上倾斜的虚线表示货币供应量,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市场决定的货币价格。为了通俗易懂,我们尽可能的把图表简化,所以各条曲线的斜率都保持不变。我们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供应量和需求量的总体增减上。下面两句话说明了其变化规律:当供应量和需求量都增加时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会沿x轴水平向右移动。当供应量和需求量都减少时,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会沿x轴水平向左移动。基本规律说完了,让我们看看货币需求量增加对货币产生的影响。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出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可以促使货币升值。那么货币供应量增加又有什么结果呢?图2-3给出了答案: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货币贬值。再来探讨一下,货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减少会有什么影响?从下图可以看出,货币需求量的减少会使货币贬值。同样从图2-5中我们能够推测出,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会使货币升值。除了上述这些基本要点外,我们还应该深入探讨:究竟是什么引起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变化?外汇交易市场的供求关系主要受五大因素影响:贸易流投资流货币供应量政府干预和汇率操纵投资者恐慌贸易流贸易流表示由两国之间商品或服务的流通而产生的货币流,它一般会受到两种影响:一、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外国对本国商品产生需求的同时,本国货币的需求量和外国货币的供应量通常也会相应增加。本国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可使本国货币升值,而外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外国货币贬值。它的原理如下。假设一位西班牙顾客想要购买美国知道的某件产品。作为消费者,这位西班牙人会很自然地想利用欧元支付,但是美国却希望他用美元支付。为了让这桩买卖成功,西班牙顾客必须先把欧元兑换成美元之后再付钱。这一兑换过程增加了市场上欧元的供应量,同时也助长了美元的需求量。这意味着欧元价值下降,美元价值上升。二、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一般来说,本国对外国商品产生需求的同时,外国货币的需求量和本国货币的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外国货币需求量的增加使外国货币升值,而本国货币的供应量的增加使本国货币贬值。在刚才的例子中,如果我们把美国和西班牙的角色对调,就能得到一个新例子,不过原理都相同。你要记住,在国际贸易中,当货币从买房流向卖方的时候,买房货币贬值,卖方货币升值。贸易流监控由于世界各地的政府机构每月都会发布国际贸易收支数据,这使得贸易流监控成为一个相对容易的过程。例如,美国统计局联合美国经济分析局每月公布一次“美国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数据”。如果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存有贸易顺差,那么通常就说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它将导致同等条件下本国货币较外国货币更为强势。如果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存有贸易逆差,那么通常就说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小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它将导致同等条件下外国货币较本国货币更为强势。国际收支平衡理论国际收支平衡理论是一个货币定价模型,它的基本前提是贸易顺差促使货币坚挺,贸易逆差导致货币疲软。国际收支平衡理论认为,外汇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将进出口量调整到平衡位置。下面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表述:(1)如果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由于其货币供应量增加,该国的货币将会贬值;(2)由于货币贬值,本国的商品或服务对外国消费者来说就是更便宜或者更具有吸引力;(3)商品和服务在海外越便宜,外国消费者购买的越多;(4)外国消费者购买得越多,贸易逆差越小,直至达到贸易平衡。反之,(1)如果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顺差,由于货币需求量增加,该国的货币将会升值;(2)由于货币升值,本国的商品或服务对外国消费者来说就更贵或者更不具有吸引力;(3)商品和服务在海外越贵。外国消费者购买得越少;(4)外国消费者购买得越少,贸易顺差越小,直至达到贸易平衡。尽管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为贸易流量和货币价值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提供了一些基本理论指导,但是这套理论本身存在漏洞。最显著的一点是,它只从贸易需求的角度来解释影响货币价格的因素。?投资流投资流表示两国之间由一国投资者在另一国买卖资产而产生的货币流,它受三种因素影响:一、外国对本国资产的需求一般条件下,外国对本国资产产生需求的同时,本国货币的需求量和外国货币的供应量也会相应增加。本国货币的需求量的增加使本国货币升值,而外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外国货币贬值。它的原理如下。假设一个日本投资者想购买新西兰政府债券。作为投资者,日本人很自然的想到用日元支付,但是新西兰政府却希望他用新西兰元支付,为了这桩买卖成功,日本投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