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优先数和轮转法进程调度实验报告.doc

发布:2017-08-17约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二 进程调度报告 基本信息 实验题目:进程调度 完成人:**** 报告日期:########### 实验内容简要描述 1、实验目标:进程调度是处理机管理的核心内容。本实验要求用C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进程调度程序。通过本实验可以加深理解有关进程控制块、进程队列的概念,并体会和了解优先数和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具体实施办法。 实验要求: (1)设计进程进程控制块PCB表结构,分别适用于优先数调度算法和循环轮转调度算法。PCB结构通常包括以下信息:进程名,进程优先数(或轮转时间片),进程所占用的CPU时间,进程的状态,当前队列指针等。根据调度算法的不同,PCB结构的内容可以作适当的增删。 (2)建立进程就绪队列。对两种不同算法编制入链子程序。 (3)编制两种进程调度算法:1)优先数调度;2)循环轮转调度。 报告主要内容 设计思路: 设计就绪、执行、完成三个队列;根据输入进程的时间,按照需要的时间越多,优先级越低,(60减去所需时间)建立就绪队列。 对优先数调度算法实现,首先从就绪队列中取出第一个进程。进程执行,优先数减3,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时间片数减1,在此设置计数器count,来判断进程是否执行完成。若进程完成,标志flag为0,并插入完成队列;否则插入就绪队列,等待下一次继续执行。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进程全部完成。 对轮转法调度算法实现,从就绪队列取进程,在时间片数为2的时间内进程执行,计数器count加2,若进程完成,继续取下一个进程执行,否则,若时间片用完,计数器清零,将该进程排列到就绪队列的尾上。然后取下一个进程,由于计数器已经清零,故相当于又给了一个时间片。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进程全部完成。 主要数据结构: (1)PCB结构: typedef struct node { char name[20]; /*进程的名字*/ int prio; /*进程的优先级*/ int round; /*分配CPU的时间片*/ int cputime; /*CPU执行时间*/ int needtime; /*进程执行所需要的时间*/ char state; /*进程的状态,W--就绪态,R--执行态,F--完成态*/ int count; /*记录执行的次数*/ struct node *next; /*链表指针*/ }PCB; (2)三个应用队列: PCB *ready=NULL,*run=NULL,*finish=NULL; /*定义三个队列:就绪、执行和完成队列*/ 主要代码结构: (1)函数声明部分: void GetFirst(); /*从就绪队列取得第一个节点*/ void Output(); /*输出队列信息*/ void InsertPrio(PCB *in); /*创建优先级队列,规定优先数越小,优先级越高*/ void InsertTime(PCB *in); /*时间片队列*/ void InsertFinish(PCB *in); /*时间片队列*/ void PrioCreate(); /*优先级输入函数*/ void TimeCreate(); /*时间片输入函数*/ void Priority(); /*按照优先级调度*/ void RoundRun(); /*时间片轮转调度*/ 主函数: int main() { char choise; printf(请输入要创建的进程数目:\n); scanf(%d,num); getchar(); printf(输入进程的调度方法:(P/R)\n); scanf(%c,choise); switch(choise) { case P: PrioCreate(); Priority(); break; case R: TimeCreate(); RoundRun(); break; default:break; } Output(); } 主要代码段分析: void Priority() /*按照优先级调度算法*/ { in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