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沉积学第六章碳酸盐岩..doc

发布:2017-01-11约4.7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时 教 学 实 施 方 案 课程:沉积岩及沉积相 授课班级:资源专1201-1202授课学期:2012-2013学年2学期 课 题 第六章 碳酸盐岩 计划学时 8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碳酸盐岩的成分 2掌握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及其特点 3掌握碳酸盐岩的构造 4了解石灰岩的结构分类 5掌握石灰岩和白云岩的特征 6了解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 重 点 碳酸盐岩的组成、结构及构造、白云岩和石灰岩的成因机理 难 点 碳酸盐岩的的特有的构造、内碎屑和鲕粒的成因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后 记 教 学 进 程 设 计 (包括教学要点、步骤、方法、时间安排及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 导入新课:沉积岩中蕴藏 2.矿物成分 二、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及其组成特征 1.颗粒组分 2.泥 3.亮晶 4.晶粒 5.生物格架 6.空隙 三、碳酸盐岩的构造 1.缝合线构造 2.鸟眼构造 3.叠层石构造 4.示顶底构造 四、白云岩 1.结构分类 2.白云岩的生成机理 3.成因分类 五、石灰岩 1.石灰岩的一般特征 2.石灰岩的形成机理 六、石灰岩 1.石灰岩的一般特征 2.石灰岩的形成机理 备注 教 案 第六章 碳酸盐岩 第一节 碳酸盐岩的成分 一、化学成分碳酸盐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有:CaO、MgO及CO2,其余氧化物有SiO2、TiO2、Al2O3、FeO、Fe2O3、K2O、Na2O、H2O等。 二、矿物成分 碳酸盐岩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白云石、方解石等)组成,还含有非碳酸盐自生矿物及陆源矿物混入物等。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及其组成特征 一般经过波浪和流水作用的搬运、沉积而成的碳酸盐岩,常常具有颗粒(粒屑)结构,即由颗粒、泥晶基质(或灰泥杂基)、亮晶胶结物、孔隙等四种结构组分构成。 由原地生长的生物构成岩石骨架的生物岩或礁灰岩,常具有生物骨架结构,即由造架的生物和粘结的生物与填隙的颗粒或泥晶基质及亮晶胶结物构成。 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成的石灰岩或白云岩,常具有泥晶或微晶结构,一般属于低能环境的沉积。 上面的几种结构类型的岩石经过重结晶作用,或者石灰岩经过白云岩化作用形成的白云质岩石,常具有大小不同的晶粒结构和各种残余结构。下面介绍碳酸盐岩的各种结构组分及主要结构类型。 一、碳酸盐颗粒组分 相当于陆源碎屑岩的碎屑颗粒组分,但是碳酸盐颗粒内容和函义较为复杂,泛指盆地内化学、生物化学碳酸盐沉积物在波浪、潮汐等水流作用下就地或经短距离搬运而形成的一系列碳酸盐颗粒,或叫异化粒。 按碳酸盐颗粒的组成特征和成因分为:内碎屑、鲕粒、球粒、生物颗粒和藻粒等。 1、内碎屑 系指由已沉积的弱固结或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波浪、潮汐等水流作用冲刷、破碎或搬运而形成的颗粒。而来自盆地之外,从老地层内剥蚀搬运而来的碳酸盐岩碎屑不属于内碎屑,而是属陆源岩屑。 2、鲕粒 原生沉积鲕粒,根据其内部组构不同,可分三种基本类型:真鲕、薄皮鲕、复鲕。 3、豆粒 过去通常把直径大于2mm而特点类似于鲕粒的颗粒称为豆粒。现在根据豆粒往往不具核心,豆粒结构的岩层常不具有水流证据的交错层理,豆粒不与其它常见的碳酸盐粒屑共生以及豆粒还常以多边形的边缘相互结合特等特征,主张豆粒并不是被搬运的颗粒,而是在成岩作用阶段原地形成物。因此豆粒并不能做为机械作用能量指数的组成部分。 4、藻粒 5、球粒 6、生物颗粒 二、泥 或称为灰泥和微晶灰泥。相当于砂岩的杂基,但它不是陆源的,而是盆地内形成的细小的碳酸盐泥屑。它具泥晶或微晶结构,晶粒小于0.03mm(5Ф),充填于颗粒组分之间,对颗粒也起某种胶结作用。 三、亮晶 它是充填于原始粒间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质。由于这种胶结物的晶体清澈明亮故称为“亮晶”或“亮晶胶结物”。 亮晶胶结物的晶粒一般较大(0.004mm,常0.01mm)。它通常是在水动力较强的沉积条件下,原始粒间的细粒灰泥质点被冲洗带出后,在成岩过程中于粒间间隙以化学方式沉淀出的方解石。 四、晶粒 晶粒是晶粒碳酸盐岩(也称结晶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 五、生物格架 生物格架,主要是指原地生长的群体生物如珊瑚、苔藓、海绵、层孔虫等,以其坚硬的钙质骨骼所形成的骨骼格架。 六、孔隙 碳酸盐岩的孔隙形成特征和发育程度,主要取决于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形成条件、同时碳酸盐岩孔隙也与成岩作用环境和后期改造有重要关系。前者主要是指原生孔隙,而后者则指次生孔隙。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 一、缝合线构造 缝合线构造占主导地位的成因说是压溶说。它的理论是:在压力作用下,颗粒接触的化学势(溶度积常数)升高,造成溶液中离子活化度的增大,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