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pdf

发布:2019-09-25约2.3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末,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崛起的信息产 业,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并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推动 人类社会由传统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社会时代。信息产业成为当今世 界的主导产业,成为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转换的重要标志。可以说,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和趋势。 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 件的制造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 生产活动,主要由信息工业(包括计算机设备制造业、通信与网络设 备制造业以及其他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开发业(软 件产业、数据库开发产业、电子出版业等其他信息内容业)三大产业 组成,它是一个国家构筑信息基础设施并使其正常发挥效益所必须的 产业。我国信息产业起步不久,尚处在非常年轻的阶段,与发达国家 相比,还显得比较落后。但进入 21 世纪之后,我国信息产业已经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2001 年,信息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13572 亿 元,增速达 26.8% ,高于全国工业生产增速 17 个百分点;实现销售 收入 8237 亿元,增长 20% ,居各工业行业之首。在世界经济低迷和 我国出口增速放缓,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下,2001 年我国信息 产业经济效益普遍提高。利润总额在所有工业行业中名列第三,在各 制造业中位居第一。在软件方面,中国具有自主产权的软件已越来越 多。 2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信息产业相关政策与法规不健全。目前政府对信息产业和信 息服务业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管理机制,在税收与信贷方面缺乏优 惠政策和具体措施。信息产业管理体制中长期存在的制度壁垒问题使 得顺畅的管理体制难以建立。 2.2 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我国的信息产业规模小,产值低, 手段落后,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信息产业内部各个分支行业之间联系 松散,缺乏“互动互补”的协调机制。 2.3 信息技术落后。我国信息技术的水平落后。计算机的普及率 较低,现在仍以手工处理为主;信息传递多数靠文件、报刊、信件, 而采用传真、电传等比较先进技术的很少,办公自动化程度很低,数 据库处于初建阶段,容量小,覆盖年限短,时效性差,标准化程度也 不高,数据库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比较低,软件方式和通讯手段依然 落后。信息技术对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难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4 国民信息意识淡薄。信息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核心产业,目 前还处于理论上的准备阶段。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存在着“重物资、 轻信息”的思想,多年来的陈规陋习使人们习惯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 式。在观念上,人们还不能真正把能源、物质、信息视为支撑社会发 展的三大支柱,看不到信息这种无形的产品所带来的巨大效益。许多 企业在经济改革面前,缺乏产品、市场竞争意识,忽视信息在企业中 的作用,缺乏对信息的需求。 2.5 缺乏高素质的信息人才。要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必须有符合 信息产业需求的高层次信息服务人才、信息管理人才和信息技术人 才。 3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策 3.1 制定相应的国家信息政策。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 内,国家或政府实施信息管理的导向和行为准则,是实现某种目标的 原始性文件。 3.2 培育信息市场。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 需求孕育着巨大的潜力。我们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拓国内外信息 市场,打破部门界限,疏通流通渠道。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信 息商品交易、信息价格和质量标准等依法进行管理。要深人研究宏观 经济环境和社会总体消费趋势对信息消费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市场预 测,通过市场开发、改善服务及运用资费价格的杠杆作用等,扩大全 社会的信息消费。 3.3 发展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信息产业的基础设施,当前要重 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大力提升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和适应性技术的 开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二是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与设计业,加 快发展以中文环境为平台的各类应用软件,基础软件、系统软件以及 中间件等软件技术;三是要促进新一代通信技术和装备的研制生产, 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设备;四是要加快发展网络技术、数字技 术、新型电子元器件,以及信息服务和信息安全技术,为增强信息产 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